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3820”战略工程30年30事丨新区新城加速发展 福州都市圈强势崛起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接续追梦三十年,踔厉奋发向未来。三十年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发有为干事业,不断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月19日起,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接续追梦三十年 踔厉奋发向未来”——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系列报道。5月20日播出“30年30事”之《新区新城加速发展 福州都市圈强势崛起》。

福州,派江吻海,因海而兴。在江和海的交融碰撞中,孕育了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在建设海滨城市、发展海洋经济中,迈向更高能级的现代都市。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确立了以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前导,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南北两翼沿海县市为支撑,以西部山区县生态经济带为后卫,以闽江流域和闽东北地区为腹地的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战略布局。到2010年,这一战略布局基本形成,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30年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如今,从闽江口望去,滨海新城加速发展,福州新区欣欣向荣,福州都市圈强势崛起,福州辐射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奏响强省会战略最强音。

新区建设足音铿锵

在“3820”战略工程指引下,2013年8月,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以“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为突破口,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

2015年8月30日,福州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我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十三五”期间,福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3%。

2021年,福州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2亿元、比增9.8%,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13.1%,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产业体系持续优化

以光电显示、大数据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快速集聚,以钢铁、纺织、化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扩大规模,五大产业产值占福州市工业总产值的42.2%。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城市品质不断跃升

地铁6号线、城际铁路F1、滨海新城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山附一医院、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福州滨海实验学校、第二工人文化宫等建成投用。福州滨海新城岸段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美丽海湾八个案例之一。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山附一医院

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近年来,积极推动福州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实现新区管理机构从挂牌机构向实体机构转变。探索实施了土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多元化住房体系、“规建管”一体化平台建设、预制装配建造、片区综合开发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开放步伐稳健有力

江阴港12条航线入选“丝路海运”冠名航线。打造船政文化、对台综合客运码头、海峡青年交流营地、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对台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印尼“两国双园”上升为两国战略合作机制。

▲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

据初步统计,今年1~3月福州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增26.7%,高于全市9.9个百分点;工业固投比增2.1%,高于全市1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2.8%,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

▲市民在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内办理业务

为贯彻省委、市委关于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2022年2月25日,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入驻福州新区办公,将充分发挥好“国家试验田”作用和“两区”政策叠加优势,聚焦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新区新城建设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滨海新城千帆竞发

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和“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海滨城市。

2017年2月13日,福州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城启动建设,总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2017年11月6日,长乐撤市设区正式挂牌,福州进入“六区时代”,滨海新城成为福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战场。

按照科学建城思路,滨海新城以规划为引领,构建“1+N+1”的规划体系,即1张集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蓝图、63个各类专项规划支撑、1个信息化的规建管平台,确保各项规划有机衔接,有效维护规划刚性。

截至2022年3月,滨海新城持续推动35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约33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2627亿元。

▲福州滨海新城

经过5年多精心打造,这片滨海砂地如今已嬗变成为脉络舒展的新城,交通、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各项民生配套不断完善,大大拓展了福州城市发展空间,推动福州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牢记嘱托,行稳致远。一年来,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新城开发、老城提升,全力打造海滨城市、山水城市,让有福之州更好地造福于民。

福州都市圈大步走来

山有山的壮美,海有海的雄阔。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战略布局以闽江流域和闽东北地区为腹地,奏出山海交融、区域协作的交响乐章。

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的闽东北协同发展理念,福莆宁南岚“四市一区”在交通、产业、生态、民生上携手共进,构建大交通,合谋大集群,同走绿色路,打造幸福圈,谱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2021年7月,《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推动闽东北地区由“山海协作”,迈向“同城化同家园”新阶段。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和建阳区、建瓯市部分地区,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携手共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性、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着力打造福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两岸合作重要门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支点、优质幸福生活圈。

共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合肥—福州、横峰—福州、温州—福州、衢州—宁德等多条经福州出省铁路通道陆续建成。加快推动高铁进机场,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中心,3条城际铁路、2条高速公路“五线齐发”。

▲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效果图

莆炎高速、长平高速、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都市圈干线公路网络成为激活各类要素自由高效流动的“动脉血管”,带动效应日益显现。福州至平潭半小时生活圈和经济圈日臻成熟。

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一流大学城,高标准建设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加快打造科创走廊,构建福建省创新策源地和高端人才“蓄水池”。

▲福州大学城

加强都市圈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冶金新材料、纺织化纤、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工电器等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莆田涵江高新区、宁德蕉城三屿工业区、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织东南汽车、奔驰、云度、上汽集团(宁德)、福耀玻璃、万润新能源、宁德时代电机等龙头企业抱团发展,合力打造千亿级乘用车产业集群。

▲福耀玻璃自动化生产线

推动永辉集团、春伦集团等在各地建设农业基地,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共筑同城优质生活圈

海丝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开业,发挥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开通数十条直通车线路。

搭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网上招聘、“榕博汇”高校毕业生对接会等人才服务平台,提供优质岗位,共享人才资源。

推动各地学校签署“姊妹合作”等帮扶共建协议。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开设云课堂,通过电视、手机等终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共创绿色美丽生态环境

协同开展重点流域上下游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联防联控,完善流域污染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合力推进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优化考核指标,加强实施监管。

健全空气质量联合监测、数据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完善环湄洲湾区域大气污染联控、环罗源湾—三都澳联防联控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2022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提出“加快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组团发展,融入福州都市圈”,区域协同发展迎来更大机遇。

新城·新区·都市圈

奏响强省会战略最强音

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建设福州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城,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把新区打造成为福州都市圈的核心区,为做大做优做强省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聚焦数字经济、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临空临港、健康医疗等重点产业,加快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延伸做强产业链;

统筹布局大平台、大通道、大枢纽,推动高铁进机场,实现空铁无缝接驳,加快打造高效畅达的一流航空枢纽,做强福州都市圈门户枢纽;

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改革新路径、建设新模式,发挥自贸区试验田作用,创新投融资模式,激发发展活力动力;

围绕建设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充分发挥新区产业、生态等优势,吸引台胞台青到新区创业生活;

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发挥优质公共配套带动作用,加强引才育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福州,未来可期!


福州广播电视台出品
编辑:强婕宁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