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3820”战略工程30年30人丨王锦萍:坚守海岛行医36年的全国道德模范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接续追梦三十年,踔厉奋发向未来。三十年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发有为干事业,不断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月19日起,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接续追梦三十年 踔厉奋发向未来”——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系列报道。6月7日播出“30年30人”之《王锦萍:坚守海岛行医36年的全国道德模范》。

王锦萍,1963年9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卫生所医生。1986年,她从福清卫校毕业后毅然回到海岛,成为吉钓岛上唯一的医生。有着24年党龄的王锦萍36年如一日坚守海岛,她践行着“医者仁心”的社会责任,在海岛上守护一片生命的蓝天。王锦萍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医生、全国道德模范。

△2019年 王锦萍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现场

风雨无阻 坚守海岛36年

每天清晨五点,王锦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吉钓岛上一间10多平方米的石头房间就是她的家,也是海岛上的诊所,一个24小时为村民开放的诊所。她随叫随到进村入户,出诊从不计报酬,风雨无阻地坚守了36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着药箱的“海岛120”。

△ 吉钓村卫生所也是王锦萍的家

吉钓岛地处福清、长乐、平潭三地交界。上世纪80年代,岛上不通电、缺医少药,村民进出全靠渔船摆渡。岛上通行的路泥泞不堪,泥地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贝壳,稍有不慎脚就会被割破。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岛上的医生每次待不久就会离开,因为岛上的环境实在太艰苦。当地人说:“住在岛上,最怕生病。”王锦萍的到来,让当时这个1000多人的海岛有了一名常驻医生。

△吉钓岛航拍图

没有诊所,王锦萍就把自己家改成诊所。没有药,王锦萍就每个月到镇上补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为保证村民用药,王锦萍一个人将几大箱上百斤重的药品搬上公交车,再从公交车转运到渔船上,回到岛上又得赤脚蹚水靠扁担挑着多次往返于岸边和诊所,才能把这些急需的药品运回诊所。


△ 王锦萍将药品挑回诊所

海岛路陡,海水刺骨,30多年来,扁担断了好几根。王锦萍也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和腰椎间盘突出。

▼王锦萍用断的扁担


△ 因为风湿,王锦萍的手指、脚趾关节肿胀

王锦萍精心照料村民健康,上门服务从不收出诊费,每个村民的身体状况她都了然于心。村民也把王锦萍当作最信赖的亲人,不论伤风感冒,还是头疼脑热,一个电话王锦萍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


△ 王锦萍为村民问诊

如果遇到危重病人需要送到镇上或城区医院,王锦萍从来都是跟随护送,她说这样可以在路上随时抢救。

岛上的村民们都记得王锦萍的手机号码,无论遇上什么紧急状况,儿女可能不在身边,但王锦萍永远都在。

难以割舍 选择继续留下

在年老的村民心里,王锦萍早已不仅仅是村里的医生,更是大家的“女儿”。海岛的村民每天到诊所逛逛、在诊所门口晒晒太阳聊聊天,是村里老人最习惯也最开心的事。他们说:“只要看到王医生在,心里就踏实了!”

王锦萍走遍了海岛的每个角落,同样也走进了每个村民的心里。

△问诊后,王锦萍与村民聊着家常

王锦萍坚守海岛的36年里,她的孩子相继离岛进城读书,王锦萍不舍地把孩子托付给城里的亲戚照顾。再次相见时,孩子竟把妈妈错认为阿姨,这让王锦萍愧疚心酸;父母重病入院时,王锦萍未能在床前尽孝,同样让她自责不已。

△ 提及家人,王锦萍湿了眼眶

30多年里,王锦萍也曾有过一次次内心痛苦的挣扎。村民们说:“你要是离开海岛,那就没人给我们看病了,我们老人离不了家太远去看病呀!”

王锦萍能理解村民们挽留背后的苦衷。因为她知道,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海岛上,一旦自己离开,岛上没有医生这对于这里的数百位老人、妇女和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一看到岛上的老人和孩子,王锦萍又不忍心了。最终,在自己的“小家”和海岛这个“大家”之间,王锦萍选择了割舍“小家”,继续守护着岛上的“大家”。

△ 王锦萍悉心照料村里老人饮食起居

亲历海岛变迁 倍感骄傲自豪

“老少边穷”地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他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经常强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理念。

在“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的指引下,包括吉钓岛在内的“老少边穷”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吉钓岛150盏路灯覆盖全村、建成了轮渡新码头、引入了多艘45座全新渡船、建起了幸福养老院、新卫生所,医疗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依托福州市区域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老人们不用出岛,在村卫生所就能享受到远程医疗服务。吉钓岛正一步步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的吉钓岛




如今的福州,一个个看得见的“幸福礼包”让百姓受益,一项项摸得着的“惠民工程”落地生根。“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文化、就医、就业等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走向了幸福康庄的大道!

王锦萍:

30多年过去了,吉钓岛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作为岛上居民,见证了缺医少药的年代;作为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亲历了海岛的变迁,倍感骄傲和自豪。

造福工程给海岛居民和百姓带来了希望与幸福。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无条件地守护海岛父老乡亲的健康。今后,我还要用水滴石穿的韧劲,继续带着这份为民服务的初心,为海岛村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福州广播电视台出品
编辑:林昱星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