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绘就漆彩榕城 畅享福天福地——《闽都春秋》福州全景漆画创作札记


“莺飞草长两湿地,三山环抱一面海”,这就是有福之州、美丽的榕城——福州,一个具有2000多年文明、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2020年底,我接到福州城市会客厅任务,为福州创作一幅全景图。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州人,一个艺术工作者,能够有机会利用所学,为家乡创作一幅都市全景图,荣幸之余,激动有加;而对于一个负笈京津,北漂学艺16年的南归游子,无论是回报桑梓,还是责任担当,这次创作都将意义非凡。接到任务后,我陷入了沉思,画什么?怎么画?

福州素有“漆艺之都”的美称,2012年被评为“中国脱胎漆艺之都”。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福州更是作为髹漆工艺与绘画创作相结合的现代漆画的重要传播地,为现代漆画的创作与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想,要再现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没有比用漆画创作更好的表达方式了。


福州城市会客厅——榕之脉厅


无疑,绘制一张全景漆画图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我认真研究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传世经典名作,这些作品都是用较大的篇幅表现祖国的壮丽山河,特点都是长卷型的。但这张福州全景图,因为陈列的具体空间位置限定了作品画面的尺幅,长宽比例接近2:1,同时,地标性建筑镇海楼和自然景观五虎山前后相隔有六十多公里,从城市格局看,它们都处在城市的中轴线上。这类“命题创作”既要写实,即不能改变现实中各个地标建筑的相对位置,又不能太写实,否则,会画成地图或是景观鸟瞰图,失去作品的美感。所以,又要结合我主观的想法与创意,需要唯美。这在构图上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何做到既“写实”又“写意”?从明代画家王绂最早提出的“似与不似”绘画意境论,到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苏东坡也曾就“形似”与“神似”问题,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诚然,中国画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有着天赋般的“似与不似”能力,恰当地把握这个能力能够使得中国绘画具有模糊与朦胧性,具有“似与不似之间”想象的空间,自然在审美境界上高出具象一筹。具象的确定性使得我们的审美有了终点,而终点是已知的,太清晰的结局使得画面失去了画外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审美自然就有了限制。而“似与不似之间”恰好是弥补了具体的审美缺陷,成为中国绘画历史上的精彩之笔。画面中要将城市中建筑的白墙灰瓦与大自然的绿水青山巧妙地布局于一张画面中,追求作品的神韵,达到“神似”,在色彩的搭配上也确实是一场非常考验。



因而,我希望这件作品,能够承载着千年福州的恢弘叙事。在构图上,我把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镇海楼放在画面构图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作为整幅画面的画眼。镇海楼在福州市民心目中是一座圣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附马都尉王恭跨山筑城,在山巅建楼意为其他诸城门楼的样楼,为城正北的标志。楼前右侧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筑此楼以寓北斗之水厌火祥之意,保佑全城平安;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在海。作为江南三大镇海楼之一,明清以来,镇海楼除了作为历史名楼,还被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镇海楼雄居于福州古城中轴线端点的屏山,是市民、游客俯瞰福州城的重要制高点与登高眺望点。从楼阁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它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总体格局,其建筑重檐飞角,冲霄凌汉,气势恢宏;并与三山二塔之间形成视廊关系。对此,我采用的是“深远”的绘画视角,一反常规从南向北画法,而改为从北向南画。站在屏山之巅,背山面海,俯瞰福州全城,以老市区为依托,展现“沿江向海”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大格局。

榕树作为福州城的象征,大树参天,与山石融为一体,作为近景。而拥有“半部近代史”“明清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古民居建筑、文庙、三山两塔、西湖、上下杭和现代摩天高楼作为画面的中景部分,形成古今对比。近景、中景以及远景的 “高盖山” “五虎山”等著名建筑、人文景观,甚至交通要道一一尽收眼底,给观者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之势。这正契合了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战略指导思想。远方,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三江入海,百舸争流,好一个“只争朝夕”!冉冉升起的红日预示着有福之州朝气蓬勃、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与800多万福州人民的对这片神州福地的热爱和期待!


画稿


画面整体色调采用传统的青绿山水,一派富贵气象。画面主体建筑采用漆画传统的蛋壳镶嵌技法,树木采用堆漆、彩绘、刻漆、款彩,通过运用青绿设色、螺钿、泥银等传统漆艺技法,来处理山石的质感——“金山、银山”,将画面近景中的榕树与山石、中景的古建民居、白墙黑瓦刻画得淋漓尽致,而福州“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大格局,正好可以采取实景与虚景相结合,人工建筑、树木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山山水水相辅相成,虚虚实实相得益彰。一幅天然的画卷。而远处的山水,运用国画的染色技法加以表现,青山绿水,海天一色。

终于,这幅作品创作完成,历时一年有余。

“一张蓝图绘到底!”——福州的未来一定值得期待!此画为证!

文/  赖登云

赖登云艺术简介


现为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闽江学院漆版画研究中心主任,闽江学院教职工书画协会会长,台湾实践大学客座副教授。擅长版画、漆画、书法篆刻创作与设计研究。漆画作品曾入选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日本东京“10国36人世界漆艺术展”,并被日本平成纪念美术馆永久收藏。版画作品分别于2004、2006、2008、2010、2012连续五届应邀出席奥地利、瑞士、土耳其、芬兰等国举办的国际版画藏书票双年展暨联盟大会,并荣获提名奖。曾于2014、2019连续两届入选五年一届的全军美术作品展。作品被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代表作品《夕阳红》入编《今日中国美术》十年文献集(1990-2000)(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主编)。


《闽都春秋》赖登云 作


名家评述>>>

重构的叙事——大型主题性漆画《闽都春秋》观后

李豫闽(中国民协副主席、福建省民协主席、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时两年,大型主题性漆画《闽都春秋》大功告成。位于三坊七巷的福州城市会客厅悬挂着这幅巨构,接受南来北往公众的观赏。然而许多画里画外的话题就像大漆的色层时隐时现,不时泛起特殊的光芒。

翻开东西方美术史,不难看出: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画师就将大型主题性山水画表现的驾轻就熟,如北宋的《千里江山图》《匡庐图》《溪山行派图》等。而欧洲人大约到了16世纪(明代)才有独立风景画出现,甚至到了17世纪欧洲巴洛克美术才趋于成熟。相较而言,欧洲风景画受透视学原理的影响强调近大远小的客观再现;而中国五代、北宋画家则完全将客观事物融入“胸中丘壑”,构图更多地是散点的、随机的,它符合内在要求的取势所需。由此,不难理解作者在《闽都春秋》创作中的构成立意的依据出自何处了。

实际上,在特定的尺幅里要囊括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所有代表性的景致,不能不说对画家综合能力的考验,于是我们发现:作者采取全景式构图方式将闻名遐迩的三坊七巷古街区置于中景处,以突显其重要意义,而近景则以苍翠的树林映衬以烘托白墙黛瓦;而闽江江面穿过古城,闽江两岸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寓意着古城新貌,这些以“新”为意的直线方块状的建筑与淡淡云雾相交融退居远处,诏示着未来的愿景。将“旧”与“新”,“近”与“远”相为映照、相为关系应该说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准确表达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色彩处理上别具匠心,整幅画作的近景铺以深绿色,远景趋向浅灰逐渐变暖。转念想来,漆画历来擅以重色为底,衬托亮色,而《闽都春秋》则反向为之,即通幅大面积的天空和江水以漆工艺 “泥银”手法处理,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种处理方法,使留白处不致于苍白而显得空洞,又保留浅灰中露出银底,显得透气而舒朗。

总而言之,每一幅大型主题性创作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一次砺炼,画家赖登云曾就读于天津美院、中央美院版画专业,正由于其有版画的基础,他有着一般人少有的能力:对画面预成图式的研判和把握。 事实证明他在《闽都春秋》创作过程的叙事重构、主题表达、技法运用都为当下漆画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眼中的福州与心中的乡愁

汤志义(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厦门大学博导、教授)

登云是学版画专业出身。众所周知,版画专业对绘画造型能力要求很高,强调对形体和色彩要有高度的概括和驾驭能力。严格的造型训练,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此外,他治学严谨,涉猎广泛,对油画、水墨和书法篆刻等相关领域都有所尝试。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得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写实元素,又具东方艺术的写意韵味。一直以来,版画家在绘画观念和材料上都有敏感性和先锋性,登云也不例外。他南归以来,自然融入福州的“漆艺术”氛围,他创作的福州全景图——《闽都春秋》,他用本地人与“外来人”两种视角观照自己的家乡福州,用大漆这种传统媒材,画出了他眼中的福州与心中的乡愁。作为同道,期待他有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