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看太空视角下的壮美地球 《窗外是蓝星》特别放映与交流活动举行

《窗外是蓝星》放映与交流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记者 叶诚 摄

“我已观影,感觉良好!”23日,福建师范大学星雨剧场内,一场关于星辰与家园的对话缓缓拉开帷幕: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在这里举行特别放映与交流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该校传播学院师生、专家学者和电影主创齐聚一堂,在光影交错中聆听来自太空的回声。

影片主要画面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执行繁重的科学实验和工作任务之余,使用8K超高清摄影机拍摄。他们完整记录了自己在轨驻留6个月的工作和生活日常。宇宙的神秘壮阔配以王亚平娓娓道来的旁白,再辅以倾诉般的动人旋律,呈现独具特色的“宇宙级浪漫”。

现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大一学生陈华梅被王亚平的叙述视角深深吸引。“电影以女性的温暖视角娓娓道来,与航天题材的硬核与雄壮形成反差,温暖又平静。”

这部恢弘壮丽的纪录片源于总导演朱翌冉一个“不可能”的灵感。这位始终致力于航天题材创作的导演,在2021年我国发射“天和核心舱”时萌生了一个大胆构想:能不能把摄影机送进太空,真正在地球之外拍摄一部电影?令人惊喜的是,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方案获得国家航天部门支持,团队专门研制了8K超高清摄影机,将其安全送入中国空间站,从此开启太空实拍征程。

普通电影拍摄需要具体的故事脚本和现场实时调度,但太空实拍着实是给朱翌冉带来了诸多不可控因素。“航天员并非专业摄影师,平时我也几乎联系不上他们,只能偶尔通过邮件交流,待他们将素材带回地球,就像开盲盒一样。”朱翌冉打趣道,但这种不确定和不可控却成为他口中的“纪录片的优势”。“他们才是最了解航天员生活的人,任何人都无法复刻他们的视角。”

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度过了漫长又短暂的6个月。电影中,一句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从太空中传回,他们也一次又一次透过舷窗望向深蓝色的地球。

许是这种“回望地球”的视角最动人。“正如片名《窗外是蓝星》所寓意的那样,这种视角背后是一种文化和哲学——我们探索宇宙,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和回望地球这个唯一的家园。”朱翌冉说,这封来自太空的家书以最温柔的方式告诉每个人,无论走向多么遥远的宇宙,我们的目光始终望向家的方向。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