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定了!10月16日至19日,世界级盛会在福州举办!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州举办!

记者从今天(9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福州举办。

本届大会以“福海扬帆 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旨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共筑航海装备可持续发展生态。大会立足国家战略和福建优势,围绕航海装备热点领域,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经贸对接、成果转化,进一步助力航海装备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资料图)

大会按照“1+4+13”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等4项活动及13场分论坛,并同期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系列活动,首次举办2025年国际海事组织可持续海事创新研讨会、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世界航海装备发展的前沿成果和重大成就。

大会已邀请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约800名嘉宾参会,其中外宾230余人。外国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权威专家学者等一批重量级嘉宾将参会,发布权威报告,开展交流研讨,为大会带来前沿观点与深度合作机遇。

(资料图)

按照“办出影响、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实效”的要求,福建省认真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省市积极联动,确保大会继续朝着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迈进。目前,大会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亮点点击】

1、四大特点抢先看

本届大会将深化拓展“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思想,打造航海装备领域交流合作高层次、高能级、高水平品牌盛会,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彰显国际格局。今年大会将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会。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官员,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员城市和组织、金砖国家代表,国际海运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代表,法国达飞集团等国际龙头企业代表等一批重量级外宾将参加大会,聚焦海洋领域未来趋势与关键核心技术等全球性议题,组织深入研讨,深化交流合作。

二是打造专业平台。今年大会进一步突出自然科学领域专业性国际会议属性,首次设立主宾高校和主宾院所,已邀请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9家高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41个科研机构参会参展,组织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策划举办25场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论坛和研讨会,有效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资料图)

三是秉持互利共赢。今年大会将组织招商路演、重大项目推介等产业对接活动,举办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争取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海洋经济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深化区域协同,今年大会还邀请了海洋装备制造强省江苏省作为主宾省,策划系列展览展示和创新成果交流活动,进一步汇聚海洋经济发展合力。同时,大会将聚焦全产业链,首次设立海洋科创“五链融合”推进活动等系列海洋科创赛事,邀请更多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与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促成资本与项目有效嫁接,推动形成资源协同、合作共赢的海洋装备产业生态圈。

四是注重品牌提升。今年大会将有27个国际组织、18家世界500强和58家国际品牌企业,以及6个国家船级社参会参展,将进一步提升大会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沿海内河船舶、智慧渔业、海上风电、海洋经济、国际船艇等5个品牌论坛持续举办,聚焦打造专业领域高端对话平台和行业风向标,反哺和提升大会品牌价值。立足全省海洋产业发展视角,高水平筹办“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活动,在更大范围内打响“海上福建”品牌。

2、同期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大会在总结往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举办多场不同特色的同期活动。

一是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总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区8万平方米,参展单位涵盖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领域,数量近800家;户外展区2万平方米,集中展示海洋装备实景应用。

二是2025年国际海事组织可持续海事创新研讨会。会议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国际海事组织、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预计将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嘉宾代表参加。

(资料图)

三是2025福州国际帆船邀请赛。这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帆船赛事之一,将有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及港澳台地区等10支专业帆船赛队参赛,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帆船运动的速度与激情,激发大家参与海洋运动的热情。

四是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这场赛事是今年首次举办,设置了“宽带海洋”产业融合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绿色智能船舶专业赛、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赛等三大核心赛道。希望通过以赛聚智、以赛促创、以赛兴产,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到航海装备产业的创新中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往届大会成果丰硕

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已在福建福州成功举办两届,也同时举办了两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参会层级高。两届大会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会,数十名外国政府代表、使领馆官员,挪威、美国、法国、韩国、意大利船级社和27个国际组织机构代表,以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等2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涵盖“产业、学习、研究、使用、金融”各方精英,是行业高能级盛会。

二是行业影响强。清华、北大等50多所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数十名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出席大会,累计召开17场高层次专题论坛,邀请200余位专家作主旨报告,分享智慧。

(资料图)

三是参展成效好。前两届博览会共吸引美国、日本等41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企业参展,累计展示超1.35万件硬核海洋科技产品,诸多“全国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博览会、大会上亮相,吸引了2万多名专业采购商参加,达成交易近千亿元。

四是项目对接多。众多国内外海洋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专精特新企业等踊跃参会参展,两届大会仅福建省就集中签约项目100多个、总投资2000多亿元,目前近20个项目已投产,已累计完成投资超550亿元,有效推动产业链与生态链双向赋能。

4、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关于“海上福州”建设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约3400亿元,保持全国前列。主要成效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现代海洋产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创新养殖海权“三权分置”“两证联动”改革,推进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全国首创建设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渔业产值连续30年全国第一,远洋渔业产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培育壮大临港石化、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现代海洋产业,建成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全球首艘4.5万吨超大型海洋工程船建成交付,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州下线。

二是海洋科创能力持续提升。前瞻布局海洋科创平台,设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个海洋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培育4个海洋科创成果集中转化区,拥有涉海高新技术企业34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同时,开展涉海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设立海洋产业基金群,助推10家涉海企业成功上市。

(资料图)

三是国际深水大港提速建设。福州港建成生产性泊位185个,总通过能力近2.3亿吨,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3.35亿吨。开通全省首条直航南太平洋岛国航线和中欧北极航线,航线通达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物流枢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加快建设,全国铁路首趟“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从江阴港区启运出海。

四是海洋开放合作不断深化。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员扩大至5大洲29个国家。全国唯一涉外海产品交易平台中国—东盟海交所实现复盘。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在中印尼“两国双园”入境。连续举办两届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渔博会规模跃居全球渔业展第二。

五是海洋生态环境稳步向好。致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进11个湾区美丽海湾建设,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达96.8%,福州滨海新城岸段荣获全国首批美丽海湾案例。闽江河口湿地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福州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滨海旅游加快发展,长乐滨海和连江环马祖澳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

来源:福州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