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服务网络 点燃创业引擎
福州提前完成“十四五”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多项就业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入选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免申即享”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举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获部委肯定——“十四五”期间,福州交出的这份亮眼成绩单,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民生主线:坚持就业优先,引创业活水奔流。
在这五年的壮阔征程中,福州将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视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石,书写了一份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厚重答卷。

高校毕业生参加“好年华 聚福州”专场招聘会(资料图片)。记者 池远 摄
沃土培根
就业土壤更肥沃
为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福州将稳定和扩大就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精准打出“降、缓、返、补”的政策组合拳,既为企业纾困减压,也为市场注入信心。
五年来,福州持续在“减负、稳岗、扩就业”上深耕。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落实促就业稳就业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福州创新推出“免申即享”模式,依托大数据比对,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将返还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实现“政策找企、资金直达”,极大提升了政策效能与企业获得感。
近五年来,福州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及发放资金达110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7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资金40亿元,惠及企业64万家次,覆盖职工超100万人。
这套有力的组合拳,为完成“十四五”就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62万人,已提前完成规划设定的60万人目标任务,就业大局长期稳定,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固本强基
民生底线更坚实
高质量充分就业,关键在于解决好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福州的答题思路是:从精准滴灌到全面覆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全力拓宽就业渠道,筑牢民生保障网。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福州展现出满满的引才聚才诚意。这座蓬勃发展的省会城市,每年征集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超过10万个,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青年才俊,年均吸引来榕留榕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万人。
“春风行动”送岗到家,“好年华 聚福州”汇聚英才,“就业夜市”点亮职场……这些品牌活动已成为福州就业市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2021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710场,吸引4.8万家次企业参与,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达121万个次。高频次、广覆盖、多形式的招聘活动,为人力资源流动铺设了高效通道。
福州创新与24所在榕高校共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校园一线,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服务。真金白银的投入更具吸引力:为5.9万多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超5.9亿元。
在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方面,全市持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1万余个次,成功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1.23万人次,发放就业援助补贴1.51亿元,为近22万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2.64亿元,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活水涌流
创业环境更友好
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福州将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创业生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
通过发放创业补贴、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方式,福州为创业者构建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超过3.3亿元,对499个优秀创业项目给予资助2495万元,有效破解了创业者尤其是初创者和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局。
如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奋斗者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开创事业。这些新生的市场主体,已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创业是就业之源。展望未来,福州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创业就业工作成果,让有福之州成为八方英才理想的就业福地、创业热土,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贡献更坚实的民生保障与人才支撑。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黄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