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福州:步履不停!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努力让民营经济像绿水青山一样成为福建的骄傲。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进一步推动福州民营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再创优势。

敢想敢拼闯 加速走出国门

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省份。经验表明,民企“走出去”热情高涨,因为这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锻造全球竞争力的难得机遇。

全球“头部”化纤原材料己内酰胺生产商——恒申集团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多次国际收并购,恒申积极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突破了纺织重要原材料供应链“瓶颈”,集团因衍生出锂电池新能源原材料等多种新型材料项目,去年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恒申集团董事长 陈建龙:广大民营企业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既是民营企业担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

敢闯能拼,厚积薄发。一大批民营企业正在为占领更大的海外市场份额竭尽全力:天马科技积极谋划与印尼的产业合作,深度布局海外市场,打造海洋渔业跨国产业链,福耀玻璃先后研发出数十款功能型新品,被全球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及主要汽车厂商选用,中景石化延链补链,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全产业链的BOPP企业……

数据显示,2022年福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938.4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5%,从全球市场寻找到越来越多新商机,民营企业已成为福州对外贸易和投资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创新创业创造 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扶持企业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推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举措,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新动能。

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一批研发骨干有条不紊地检测产品,一旁的自动化车间里,不同类型的抛光设备飞速运行,一动一静间,前沿光学技术悄然实现突破。

作为我省创新型企业的标杆,福光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赶超世界光学先进水平,创造了许多行业之最,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空白,产品不仅为“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及高端装备提供重要支撑,还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数字城市、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安防等领域。

目前,我市新一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活力的政策已经陆续推出:实施企业研发激励计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对新认定或重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担任“科技副总”,最高可补助50万元……

广大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福州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发展的信心。他们将保持战略定力,矢志创新创造,在做优做强做大的新征程上一往无前,为推动福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 给足“阳光雨露”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晴雨表”。前不久,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前至7月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少预缴约600万元企业所得税,有助于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

今年,福州税务部门推动“增加7月预缴申报期这一享受时点”的政策直达快享,全市1883家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额约13.47亿元。

税务政策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19条措施等政策,多层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

1、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福州财政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取得的政府采购合同办理“政府采购贷”,新模式推出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367笔,金额12.44亿元,一批中标(成交)中小微企业更有底气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

2、要素保障是重要环节,我市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用工难问题,建设了一批劳务协作基地,每年春节组织免费包机包列活动。在金融要素保障方面,福州金融系统加强“金服云”“信易贷”等线上平台推广运用,在“金服云”平台设立“福州专区”,上半年新增福州注册用户5210家,新增融资需求超295.51亿元,新增融资授信金额全省第一。

3、建设高效数字政府,我市在省内率先推出30项智慧“秒批”事项,“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8.84%,主要办税缴费事项实现100%全程“网上办”。

4、为让民营企业办事更便捷、更畅通,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投资审批等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去年我市还设立了“福州企业家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林克华:“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在技改提升等方面的各项支持,企业尽享阳光雨露。”

努力让民营经济像绿水青山一样成为福建的骄傲!


福州广播电视台时政融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林昱星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