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四代 温暖满城
——九旬老党员许德隆眼中的福州三十年变迁
30年前,当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蓝图在福州落笔,你是否也曾畅想过,未来的有福之州会是什么模样?
三十载光阴作笔,所有期待都已写进榕城的日常。走在今天的福州,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开放,这些宏大的愿景早已融入一片绿荫、一次便捷的服务、一个安心的夜晚、一张幸福的笑脸,它们藏在企业创新的脚步里,写在市井烟火的故事中,融入城市的每一次呼吸之间。
从蓝图走到现实,这座城的每一步成长始终围绕“人”展开——要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真实地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三十年,与福州共成长,幸福的模样处处可寻。

许德隆(右三)一家在金山公园游玩。(受访者供图)
我叫许德隆,今年90岁,是一名在鼓楼区军门社区住了37年的老党员。再过两天,我家的小曾外孙就要到鼓二小上一年级了,从我们家走到学校只要几分钟,接送方便,这于我们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了。
回顾在福州的生活,这样平凡又实在的幸福感伴随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这些可感的变化大概也是福州三十年幸福变迁的剪影。
1995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军门社区调研时,有感于社区巨大的发展变化,写下“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军门,对社区服务作出了“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我这个“老福州”也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四代同堂30年来在福州享受到的满满福气。

许德隆(右一)一家四代在五一广场合影。(资料图片)
福是安居的港湾
我退休前在省广电厅传输发射中心工作,当时单位在军门南营集资建房,我是这项工作的经办,对拆迁前那两座27户的“纸褙破平房”印象深刻。1988年我搬进来时,周边还有很多没拆迁的破木屋。
现在,3700多平方米的社区大楼功能齐全,下楼走两步就能和老朋友在这里下棋。这里有老少皆宜的活动场所,有各类智能设施,还有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一线处置等快速反应机制,社区邻里关系也很融洽。我从1997年退休后就当起了楼组长,一直到现在,南营14号这座楼的所有居民都认识我。后来社区搞了民情恳谈会,每月10号我总去参加,听大家拉家常、谈问题,我自己也反映过自来水管道改造和小区绿化修剪的问题,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大家一块儿努力,让日子越过越舒坦,这算是一种福气吧。

军门社区践行“三个如何”,提供均衡优质的社区服务(资料图片)。记者 池远 摄
福是温暖的怀抱
军门社区的长者食堂我们全家都爱吃,我最常去,吃了三年也不觉得腻,我那上小学的大曾外孙一个人能吃下一整份。这里的菜品有荤有素,营养均衡,味道也很好,一顿饭才10块钱。而且做的菜很少高油高盐,这是为我们老年人的健康着想,特别贴心。
社区给我们带来了家一样的温暖,我也把社区当自己家,总想着多作点贡献。参与社区卫生整治,加入治安巡逻,协调旧楼加装电梯矛盾,写春联送福,接待外国友人……社区能“用”上我,我特别有成就感!我老伴也很支持我参加社区服务,她在家中顾好我们的“小家”,我就在外为“大家”服务。

游客乘坐龙舟游船游览西湖(资料图片)。记者 陈暖 摄
福是绿色的脚步
我和老伴喜欢一起到福州的公园散步,最常去的是西湖公园。那里绿树成荫,湖水澄净,还有人行木栈道直通左海,偶尔听着老同志们充满激情的歌声,整个人都心情畅快。碰上周末,两个曾外孙也会骑着小车跟我们逛公园,我习惯看见路上的垃圾就捡起来并做好分类,给晚辈打个样。
老伴觉得我有点“较真”,那必须“较真”呀!你看福州现在的绿道越建越多,越建越美,享受着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大家好好爱护,才能让这份绿意长留,这也是福气啊!
福是延伸的经纬
过去,我和老伴骑自行车上班,现在家里有了汽车、电动自行车,加上路越修越好,全家出行都很方便。福州的公共交通也很通达,公交和地铁又快又稳,我出门带老年卡上公交一刷,边坐车边看风景,真惬意!我还和老朋友们结伴,坐地铁去逛了花海公园、梁厝、鼓山、螺洲、闽越水镇。以前哪敢想,老了还能这么到处跑。
30年来,福州的地铁从无到有,公交线网如血脉延伸,路宽了、车快了,我这九旬老人也敢说“走遍福州”,这是不是福气?
福是创新的浪潮
我的孙女婿是新福州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工作,在机务部担任飞机无损检测工程师,运用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为飞机做全方位体检,及时排查飞机各类缺陷、损伤,为飞机健康运行保驾护航。他常说,福州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从哪儿看出来呢?他回答,福州机场的发展,国内外航线的加密,飞机的软硬件升级,都是福州加速发展的体现。
现在,我的孙辈都在自己的领域积极工作,带着创新的思维为福州的产业巨变添砖加瓦。看着福州的创新活力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互成就,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几分。
讲完我们一家四代的故事,你明白福州的“福”是什么了吧?我常想,小家幸福,靠的是城市大家的努力。年轻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福州这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满满福气代代相传。
创新之城
在福州跃动上扬的经济曲线里,创新是最强劲的脉搏。
30年间,福州软件园、福州高新区等创新高地加速崛起,成为汇聚高端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强磁场,创新平台与创新主体协同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打造数字中国建设领军城市,福州加“数”前行,数字经济规模跃升至7900亿元,对经济发展贡献度达56%,激活澎湃发展动能。立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福州在海洋科技突破、海洋产业壮大、海洋开发探索方面持续迈进,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水产品产量、渔业产值、远洋渔业综合实力等指标均处全国前列,绘就一幅向海图强的蔚蓝画卷。

长者食堂菜品卫生、菜价实惠,老人纷纷点赞(资料图片)。记者 包华 摄
宜居之城
宜居,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根本追求。
30年间,福州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从“安居工程”“广厦工程”“造福工程”,到连片旧屋区与老旧小区的整治提升,无数类似苍霞蝶变的惊艳,验证着这座城从“忧居”到“安居”再到“宜居”的品质升级。
遍地开花的长者食堂让老年人乐享美好“食”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共享为患者提供近在咫尺的“医”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事业持续向农村覆盖,城乡融合的和美画卷徐徐铺展。
怀着为民初心,福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如何”重要指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城市更宜居,百姓更乐居。
美丽之城
空中俯瞰福州,城乡之间,青山与绿水相依,碧海与蓝天辉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诗意美景处处可见。
30年间,福州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为笔,绘就美丽生态画卷。全域治水持续推进,“双河长制”与“河长日”常态长效落实,“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成为全民行动,水清岸绿的榕城尽显灵秀。福州还持续推进造林绿化,从“全民动员、绿化福州”到“绿进万家、绿满榕城”,如今满城绿荫如伞,公园串珠成链,城市绿色通道与生态景观走廊蜿蜒延伸,“千园之城”名副其实。闽江河口湿地在保护中走向新生,成为候鸟栖息的乐园。这些年,福州摘得中国十大“大美之城”、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国际湿地城市等殊荣。
韧性之城
过去,福州最怕“水火无情”。木板搭建、用纸糊墙的简陋房屋连片,夏季闷热潮湿、冬季透风漏雨,火灾与水患成百姓心头隐忧。
30年间,立足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健全,福州正全力构筑一座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城市。一系列安全提升工程推进,不断提升群众安居指数。面对台风暴雨天带来的水患,福州持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在全国创新开展城区水系联排联调工作,依靠全国首个城市级水系调度系统,实现从人防到技防、从“治水”到“智水”的转变,经受住一次又一次急风骤雨的考验。
韧性安全也在于城市“软件”。“平安校园”建设、“平安小区”建设、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平安建设七大行动持续推进,城市运行安全、有序、高效,给足了百姓踏实的安全感。
文明之城
三十载春风化雨,榕城文明之光愈发璀璨,这背后,既承载千年闽都的历史厚重,亦洋溢新时代的人文光辉。
在福州,城市中轴线上的繁华绵延不绝,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上下杭商贸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等历史街区在修缮与活化利用中重焕生机,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雕等非遗技艺在创新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
文明之光不仅存续于历史,更涌动在当下。“爱心相伴”传递善意,“书香充盈”涵养气质,“护航成长”守护未来……“温暖榕城”十大行动如细雨润物,滋养城市的温暖气质。在大街小巷、社区校园,万千志愿者奔走在市民需要的地方,送上贴心服务;在网络空间,友好交流的氛围激荡正能量。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的信念已深深融入福州人的血脉。
智慧之城
在福州,人们已经习惯用指尖开启新的一天:打开“e福州”APP扫码坐公交、地铁;在手机上快速找到智慧停车场,便捷缴费……一张覆盖市井百态的智慧之网,让便捷与高效成为市民生活的常态。
30年间,从政务办理到城市运维,从民生服务到应急响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让这座城市变得更聪明、更人性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时空壁垒,“无证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不见面审批”“全程网办”“秒批秒办”等服务成为常态。智慧交通缓解拥堵,智慧城管守护整洁,智慧社区惠民便民,智慧医疗便捷看诊……在福州,我们能看见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城市的未来。
开放之城
开放,是深植于福州城市脉络中的发展基因。
30年间,坚持“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福州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
机场加密国际航线,巨轮扬帆五洲四海,中欧班列横跨大陆……愈发频繁的经贸往来,持续升级的开放平台,让福州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鼓岭缘”系列活动、丝路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盛会落地福州,吸引全球目光。
福州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高标准建设福马“同城生活圈”,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翁彬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