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让“参天大树”更繁茂,福州做对了什么?

8月,“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福州11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在福州,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投资、60%以上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70%以上的二产增加值、80%的就业和研发投入、90%以上的企业数,可以说是支撑福州经济的“参天大树”。

回望福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一个巧妙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1984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察长乐,看到民间处处筹资、村村办厂的火热场面,感慨长乐的纺织工业就像草根一样,漫山遍野,生机勃勃。于是,“草根工业”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福州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代名词。

从漫山遍野的“草根工业”到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福州做对了什么?

持续构建更完善的政策体系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这件事上,福州一直很有远见。

20世纪80年代,长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福州城乡经济的振兴闯出一条新路子。198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通知,要求各区县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长乐经验,使乡镇企业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力量,并强调,“发展‘草根工业’,不但要有领导的胆识魄力,而且要有开明的政策、切实的措施”。

一脉相承,福州先后推出《福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利企政策,推行项目建设“四证齐发”、施工许可“一件事”办理等创新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福州民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就有了“硬支撑”。福耀玻璃、中景石化、恒申集团等佼佼者坚守实业,把“一块玻璃”“一张薄膜”“一根丝”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做大做强。福州GDP2020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4年达1.42万亿元,迈向经济强市。

对企业家来说,这样的顶层设计也发挥着“风向标”作用。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福州召开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发布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及惠企政策清单,为民营企业及时送上开年“大礼包”。

参加大会的福建福昕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熊雨前说:“会上发布了许多新政策,其中一些对我们的发展非常关键。大会还提供了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机会,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我们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参考。”

持续打造更优质的发展环境

从1990年首期投资200万美元在福州落户,到如今建成全球最大的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百强,对中景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而言,福州正是让其畅游搏击的“一池活水”。

上月,随着年产100万吨多碳醇新材料项目签约福州,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声锦感慨地说:“这一切成绩,离不开福州这片机遇涌动、活力迸发的热土,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助力企业高速成长。”

中景石化的如鱼得水并非偶然。福州坚持“四通四到”机制,创新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234”服务体系,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水之源,在于政务服务的畅通无阻。去年,福州市“高效办成一件事”1+N模式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典型案例并获全国推广,目前已上线34组精品“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

水之深度,源自法治护佑的清澈稳定。全省首个“一中心、多窗口”的知识产权平台和“数字金融解纷云平台”接连投用,福州系统性构建让投资者安心、让创新者放心的法治环境。

水之温度,来自政企互动的同频共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常态化座谈,了解企业心声。“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等为民营企业搭建起直通政府部门的快速通道,汇集涉企政策超3000条。286家重点企业拥有法院挂钩联系人,司法服务精准上门。

持续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源泉

20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办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促成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让福州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

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福州创新“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全员参与”抓招商工作机制,引进好项目、大项目,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走进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建合盈机械有限公司高精密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零件加工车间内机器声轰鸣,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今年,该基地正式投产。下一步,合盈机械将加大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投入,将基地打造成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高端化的精密工业母机生产基地,填补福州市在高精密工业母机生产制造领域的空白。

像合盈机械一样入驻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有124家,各企业不仅是邻居,更是技术交流和共同进步的伙伴。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已成为福州吸引民企纷至沓来的法宝。福州深化“工业上楼”“一园区一主题”模式,推动上下游关联企业进园、成片、连廊,共建主导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全市园区共落地产业链项目超180个。

与此同时,福州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和62家链主企业,全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产业向高攀升。福州市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福州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超480项。同时,福州发挥东南奇瑞、福建奔驰龙头作用,今年以来吸引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超40项。

专属政策有力、优越环境滋养、优质项目落地,生动诠释让民营经济更加枝繁叶茂,福州做对了。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