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全面升级,国宝级大唐香炉亮相
焕新省博迎来暑期“文博热”
小朋友在沉浸式数字体验区了解文物的故事。
“每到一座城市,必逛当地博物馆!”暑期到来,“文博热”持续升温,福建博物院(简称省博)也成为福州文旅消费的“顶流打卡地”。从一时热潮上升为持久引力,福建博物院在暑期前焕新,用科技创新为传统文化赋能,以优质的文博资源展示福建文明、讲好福建故事。
精美文物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全面升级
经历了近两个月的提升完善,“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在暑期前全面升级。记者现场看到,文物的陈列和空间布局有了更鲜明的层次感,通过不同的主色调区分展陈年代,让游客循序渐进地走上福建古代文明的旅程。该展览还增加了不少沉浸式数字体验区,成为孩子们扎堆的好去处。
位于福建三明的万寿岩遗址,有着“南方周口店”之称,记载了18.5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悠悠岁月,更铭刻下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抢救遗址的感人故事。升级后的展览,展出了2000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对万寿岩遗址保护的重要批示,向游客展示了万寿岩遗址的保护过程。
同样,在“辟山耕海 先民开闽”史前文化介绍里,展示了近年来福建省对南岛语族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图文并茂地解释了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还详细比对展示了闽台史前文化在考古学上的相似性。
来省博逛展,许多业内人士或者文博爱好者都是为了两位女子精美绝伦的陪葬品而来。一位是闽国第三任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一位是被誉为“南宋一姐”的黄昇。此次展陈升级,这两部分的布展也有了很显著的提升,尤其是黄昇墓出土精致丝织品的展柜灯光布置更加科学和细致。现场不少游客表示,丝绸的肌理和纹饰比以前更清晰了,非常适合汉服爱好者“挖宝藏”。记者看到,现场还全面展示了黄昇墓出土丝绸的装饰纹样,并进行了相关图文的科普。
“就像老鼠掉进了米仓一样,我太喜欢黄昇墓丝绸纹样的科普了。什么是鱼藻纹?什么是蜻蜓戏莲?海棠与石榴花有何区别?都解释得一清二楚,对我以后继续研究黄昇墓很有帮助。”从杭州来的美院学生小林对记者说。
全新的展陈形式受到观众喜爱。
国宝级唐代香炉重磅登场
暑期的福建博物院,最火的还是位于一层2号展厅的“关山共赴 盛世中华——周秦汉唐文物大展”。4月29日开展的该场特展,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直面“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也是福建博物院时隔20年后,再度展出秦始皇陵兵马俑真品,所以自展览开展之后就引爆了全城的“兵马俑热”。
“从神秘庄严的西周青铜器,到气吞山河的秦兵马俑;从承载汉代帝王永生信念的金缕玉衣,到绚丽夺目的唐三彩釉陶……这些跨越千年的瑰宝,在家门口就能‘一网打尽’,尽收眼底,错过这一次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和同学结伴来参观的教院二附小学生丁其然说。
值得一提的是,7月初,来自法门寺博物馆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亮相该场特展,这也是该唐代皇家御用香器跨越1300年时空首度亮相榕城。
现场讲解员介绍,该香炉为现存唐代同类香炉中最大的一组,尤其是香炉与炉台成组配套,属国内首次发现。该香炉不仅是御用香具,是盛世大唐生活情调的视觉化表达,更是盛唐物质文明与精神信仰的完美融合。
记者看到,该香炉炉身錾刻莲花、卧龟,五足饰鎏金朵带,工艺繁复,可见千年前“皇家机构”大唐文思院的精工与巧思。记者现场发现,许多游客专程前来一睹这件唐代“金银器天花板”的芳容,其中不少观众还是二刷、三刷。该场特展持续至8月31日,还没来得及参观的市民和游客,不妨前来看看。
全面升级的“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观展。
服务升级提供更好观展体验
除了全面升级展陈,增加国宝级重量展品,福建博物院还升级服务,给观众更好的观展体验。
在福建博物院展馆入口,一整排的数字化行李寄存柜,为“特种兵游”的外地游客提供方便。步入展览大厅,两旁分设“智慧导览区”和“自助淘宝区”,游客在“智慧导览区”可租借到观展讲解器,其中智能和轻便的“AR眼镜智慧讲解器”最受欢迎,展馆里到处都是戴着AR眼镜认真听讲解的孩子;在“自助淘宝区”,游客通过自动售卖机可解锁各式金币纪念章类的文创产品。在三楼,省博还开设了一个连廊的文创商店,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买到省博独有的文创商品,还能一站式购买品类丰富的福州元素文创产品。如果观众买了明信片,现场就可以通过中国邮政寄给亲朋好友。
省博还提供每日固定4场的免费讲解,时间分别为10:00、11:00、14:30、15:30。
除了上述介绍的“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关山共赴 盛世中华——周秦汉唐文物大展”,“福建考古成就展——闽迹踪寻”XR行浸探索体验展,以及“爱廉说——文物话清廉特展”“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苏区文物展等也值得一看。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黄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