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 冯伟 作
一张照片:“是爷爷带我走进雕刻艺术之门的”
“这张照片大概是1991年拍摄的,当时学校正放暑假,我在爷爷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家传花果篮题材的创作。”冯伟见到记者,拿出一张照片给记者看,并回忆了他是如何走进寿山石雕艺术之门的。
了解寿山石雕技艺的人都知道,寿山石具有色彩多样、硬度较小、质地细腻及可雕刻性强的特点,但同时它的石质也很脆,用力不对作品很容易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想雕刻好一件寿山石作品,哪怕是一方小小的印章,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素养和巧妙的构思,才能让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但要想做这样一个“全能”艺人谈何容易。
冯伟接着对记者讲:“照片里的这个花果篮作品我用了快半年的时间才完成,在雕刻过程中,爷爷一般就站在旁边看,并不做太多‘干涉’,让我‘自由发挥’,但要是涉及到整个作品的布局时,他就会及时反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理由充分还好,但讲得不对就会受到严厉批评。记得当时在雕花篮里的菊花时,爷爷就批评了我的做法,‘雕刻菊花的花瓣不能雕得某一根很纤细,这样很容易断掉,要想表现菊花花瓣的灵动和细巧,必须懂得以‘厚’现‘薄’,这就要多学多练,掌握好表现技巧,说着给我做了示范。果然,经过爷爷的指点,我对各种花卉的表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渐渐明白了爷爷常说的‘大处取势,细心落刀’的道理。”
说起爷爷冯久和,冯伟的话语间总是充满着敬重。他说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寿山石雕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石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感觉雕出一件东西并不难,但现实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真正学好这门手艺,每一步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冯伟动情地对记者说:“是爷爷带我走进雕刻艺术之门的。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吃饭时,爷爷常会用带鱼的骨刺在桌子上迅速地摆出一个仙鹤的图形,后来还教我怎样分辨螃蟹的公母,怎样表现荔枝的形态,怎样雕活一粒花生。长大后我才知道,爷爷当初为什么让我盯着一个水果和鱼虾看上半天,这是在教我如何观察生活呢。记得最初入门时,爷爷并没有让我上来就雕,叫我先磨刀,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每天起床后就是磨刀,就这样,我一磨就是3个月,后来才知道爷爷是让我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果然,经过3个月的时间,刻刀磨得锋利了,我的心也静了下来,虽然还没有雕刻,但我很奇怪,刀的气息似乎与我的气息融为一体了,刻刀控制起来得心应手。”
冯久和在中国玉石雕刻界的突出地位是不容质疑的。特别是他1971年独立创作完成的作品《花果累累》,在1972年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展中一举夺得最高奖“全国工艺美术展优秀奖”,后来以《含香蕴玉》为名入选中国邮电部发行的寿山石邮票,并作为《中国工艺美术》一书的封面出版。2005年,冯久和获“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当记者问冯伟,“爷爷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爷爷是一个极度热爱生活,热爱寿山石雕的人。每块寿山石无论美丑,到他手上都能‘开花结果’,香气四溢。”
在冯氏家传的寿山石雕作品中,除了大型的花果篮作品外,以猪为题材的《全家福》也是极具代表的。说起这个题材,冯伟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爷爷年轻时为了在寿山石雕的创作题材上有所突破,总想能找一个和老百姓生活接近的主题来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同行里,有以‘鸡’‘猴’‘熊’为主题的,自己应该选什么呢?有一天,爷爷在下班的路上,看到老乡家的母猪下崽了,一群小猪围着‘母亲’有的吃奶、有的相互依偎,个个憨态可掬。爷爷就蹲下来仔细观察,人家以为爷爷想买猪崽,就没有说什么。接着第二天、第三天……终于,那家主人忍不住走上前来问爷爷,每天来看猪是否想买?爷爷据实相告,人家才‘真相大白’。这些看似小事,但对我后来的创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让我更加看清了爷爷对待创作时的真诚态度。”
两件作品:“跨越时代,同而不同”
冯久和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寿山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代表作《花果累累》于1971年一经问世,便艺惊四座,后来一举夺魁,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未曾想,2011年,冯伟以苦瓜为主题的大型花果篮作品《硕果累累》再度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也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共登同一“殿堂”,这祖孙二人相隔40年的时空“对话”,似乎巧妙地印证了“传承”二字血脉相连的内涵。
说起这件被传为佳话的“巧合”之事,冯伟对记者讲道:“我和爷爷这两件作品虽然相隔40多年,但只是‘跨越时代,同而不同’。爷爷和我的花果篮在题材和形式上是相同的,表达的思想也是相近的,都具有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丰收在望、前程似锦的美好内涵;而不同的是爷爷的花果篮里放的是荔枝、葡萄、菊花、牡丹等具有中国传统意向的符号,并以荔枝作为‘主角’,而我的作品里放的是苦瓜、石榴、佛手、枇杷、花生等,并大胆以苦瓜这个并不讨喜的题材作为‘主角’,含有人生在世,必经过拼搏方能苦尽甘来的哲理,两者都具有非常突出的时代气息。所以,这两件作品相较,虽然‘主角’不尽相同,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无论是表现技法,还是构图设计,都能从中看到‘传承’的影子。”
冯伟现在的“苦瓜系列”作品虽然很受大众和收藏者的追捧和喜爱,但谁也不会想到,他在20年前决定以“苦瓜”作为自己奋斗目标时,无论是亲人,还是同行的师兄弟,都是十分反对的,很多人都劝告他:“冯伟,千万不要以苦瓜为题材,你想,谁愿意买‘苦’啊?你雕刻出来是卖不出去的?你拿什么养家啊?还是换个题材吧!”“如果你一意孤行,以后会后悔的!”“冯伟,你再想想,别把时间白白浪费掉!”这一句句,一声声,冯伟知道大家是为自己好,思想上也曾激烈斗争过,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在所有劝说者中,母亲吴美英就是反对者之一,她对记者讲:“我当时确实非常反对冯伟做这个题材,就是担心以后没人认可,养活不了家庭和自己。甚至我们都曾激烈地争吵过,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时间证明,他是对的。可见,艺术这条路还是需要有点‘飞蛾扑火’的勇气和精神的。其实,应该感谢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接受苦尽甘来这个充满人生思辨的题材。同时,我也为儿子的坚持感到欣慰和高兴,他成功了。”
冯伟之所以能能够坚持以苦瓜为自己创作主题,也是因为他继承了爷爷和父亲身上共有的笃定、认真和求变的性格。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冯伟不但年年亲手种植苦瓜,认真观察其外形特征和生长特性,而且坚持摸索一点,总结一点,再把观察到的东西用刻刀表现出来,经过20年的追寻和近千次的实践,他的“苦瓜系列”作品终于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许,这也成为他最具鲜明个性的代表作品。
复采紫芝 冯伟 作
杲杲出日 冯伟 作
乐只君子 冯伟 作
三代共创:“在传承中不断精进”
人们常说,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冯氏祖孙三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国富延年》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谈起《国富延年》这件作品,冯伟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作品,因为它融合了爷爷、爸爸和我三代人的创作理念和心血。这件作品创作的原石是一块重达3吨多的寿山五彩善柏石,十分罕见。我们经过11年的艰辛创作,终于在2011年完成,其尺寸长2.33米、厚1.6米、高1.88米,是少有的大型寿山石雕作品,它几乎涵盖了寿山石雕的圆雕、高浮雕、镂空雕、薄意雕等所有的雕刻技法于一体。主体为一棵古藤缠绕的苍松,19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仙鹤屹立其上,下方是傲然怒放的牡丹,看上去雍容而大气,奔放又沉稳,国鸟国花的完美结合,寓意社会幸福和谐,国家欣欣向荣。”
在《国富延年》的创作过程中,祖孙三代人时常一起激烈讨论,共同破解雕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一起构思精进,终于使这件作品惊艳面世。创作过程中的艰辛,至今仍令冯伟记忆犹新:“创作当中,爷爷由于年龄大了,主要是做具体指导工作,比如雕刻中哪里用什么技法表现更好,如何突出主题等都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我和父亲具体操刀。当时每天打下来的石粉就有300多斤,有一段时间,我的头发不仅洗不干净,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脱发现象,后来我干脆就理了3个多月的光头进行创作,有时从早晨5点多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就不离开工作室,甚至连做梦都与这件作品相关。在这11年里,我们是雕了修,修了改,改了想,不断完善的。有时为了一处细节,爷爷也是深思熟虑,仔细推敲,哪怕有一点不到位他都会严肃对待,我一直为爷爷在创作时精益求精的精神而折服,并悄悄将这些融入自己的血脉,化为我努力前进的动力。”
最后,冯伟拿出刚刚找出来的一些画稿和一本影集,对记者说道:“这些都是爷爷的‘宝贝’。记得初学寿山石雕时,每次创作前,我都会去爷爷那里‘借来’翻看一下,从中借鉴和找一下灵感。那时候素材和相关书籍很少,这本影集里面都是爷爷从各大报刊杂志上剪下的各类素材和雕刻作品的图片。今天再次翻看,心里别有一翻滋味,就好像看到了一条自己来时的路。”
记者在冯伟出版的一本个人专著《石头纪》里看到一句话:“我时刻警惕,不要放逸自己,要谨记当初是为什么而提起刻刀,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而懈怠,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人到了一定程度就故步自封,不能也不愿前行,我时刻在警惕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创作者需要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前行。”这应该就是冯伟心灵深处的感悟吧!
蓬丘自怡 冯伟 作
全家福 冯其瑞 作
采访手记:
在采访最后,当记者问冯伟“自己与寿山石雕的关系”时,他略作思考回答道:“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觉得与其说自己是在雕刻寿山石,不如说寿山石也在雕刻着我,让我逐渐退去了青涩和浮躁,收获了成熟与沉稳。就像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只有传承好,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创新。现在我也时常对学生们说,‘从艺没有捷径可走,你流过多少汗水,才能有多少收获’。”看来,爷爷冯久和的话,已深深地融入了冯伟的血脉,并鼓励着他在传承、创新之路上不断奋力前行。
报高年 冯久和 作
文/秦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