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数字中国“声声”不息——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盘点之一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主题为“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峰会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呼声。从开幕式、主论坛到分论坛、“闽江数字夜话”等特色活动,与会嘉宾聚焦技术,关注产业,弘扬价值,构建文明,纵论大势,从数字中国的不同层面切入,用思想的碰撞推动时代的变革,句句箴言,“声声”不息。

系列发布观照发展

今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峰会现场,人们感怀十年发展、十年巨变,透过一份份报告触摸数字中国的蓬勃脉动。

主论坛上,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报告》显示,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呈现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据有关机构研究,近三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保持10%以上的稳步增长。“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作用将更加突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将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将不断凸显,数字中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和崭新局面。”

4月29日下午,《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发布,与《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形成呼应。以2020年为基期,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同比增长10.65%。“分领域看,2024年,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安全、数据要素、数字社会等5项一级指标发展指数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数据开发利用提档加速并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说。

此外,《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也在峰会期间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41.06泽字节(ZB)。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拍摄1300多万部《哪吒2》这样的高复杂度3D动画电影。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其中,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不仅如此,我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各类主体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具体实践彰显数智

数字时代,新技术、新趋势呼啸而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中国一年一聚,不少科研院所、领军企业抓住机遇,亮出数智成果,彰显数智魅力。

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协作正成为破解科研难题、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科学数据合作分论坛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上智院院长助理程远作为代表,发布了3项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生命流体数据集、催化化学反应活性数据集及科学数据标注平台。“系列科学数据新基建旨在通过数据开放共享与智能化工具,破解科研效率瓶颈,推动跨学科创新。”

一直以来,医学界对于颅内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和血流动力学机制存在争议。生命流体数据集将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提供多场景模拟支持,还可基于血流动力学原理助力优化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等医疗设备的设计流程。这将有助于加深对颅内动脉瘤病理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理解,并支持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加速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方案的临床转化。

近年来,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智变革。在数智化重构企业管理范式分论坛上,中国一汽正式发布企业智能体OpenMind。这是汽车行业首个面向全集团运营管理的AI Agent,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打造,通过构建“感知—决策—执行—进化”的全链路智能体系,实现了业务动作的动态重组编排与工具组件的实时调用,大大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智能体应具备感知、决策及调用工具的能力,在OpenMind加持下,七星云工作台实现进化,打造企业全链路智能,引领中国一汽进入EOA时代。”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兼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说。

前沿思考把脉献策

峰会现场,既有火热的前沿技术,也有冷静的行业思考。

数字人才培养分论坛深入探讨数智社会趋势下数字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面对当前数据分析人才不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讲席教授陈松蹊主张加强统计与数据科学的人才培养力度。“建议优化有关政策,切实加强我国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的能力基础,夯实数字中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根基。”

在大数据融合应用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总工程师赵国祥分析了大数据领域技术发展态势,并对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预测。“大数据技术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从早期的数据积累与初步处理阶段,历经技术的逐步成型与快速发展,直至当下进入了成熟应用与持续创新时期。当前,大数据技术以其对海量、多样、高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的运营模式与决策方式。未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多维度深度融合与创新态势,涵盖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安全治理和产业生态等多个层面。”

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基础设施分论坛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梅宏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形成。“我国数据要素化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在资产地位、权属确权、流通交易、利益分配和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迫切需要构建安全可信的流通基础设施,从技术、制度、生态多维度发力,保障数据安全,打破流通壁垒,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释放数据潜在价值,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