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福州:同向发力啃掉硬骨头 巡察监督推动内河旅游营收不断增加

4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福州巡察监督推动内河旅游营收不断增加,以有力政治监督护航经济发展,以丰硕巡察成果给百姓带来民生福祉的相关经验做法。一起来看原文。


图为《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4月21日第3版截图。

“将巡察整改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持续放大整改效应。”4月19日,福建省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收到了福州市委巡察机构的巡察整改评估情况反馈报告,其长效整改情况获评“好”等次。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负责的西湖—白马河、三捷河等内河旅游航线已扭亏为盈,实现单月盈利;内河旅游综合性月均营收相比巡察整改前增长近4倍。

为提升巡察整改质效,福建省福州市纪委监委与市委巡察办等组成巡察整改督导组,对水务集团整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图为4月19日,巡察整改督导组工作人员在晋安河航线沿线向水务集团下属水务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左一)了解整改情况。本报记者 张梓健 摄

福州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区内河网密布,内河139条,是全国水网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几年前,我们集团首次推出内河游船航线时也曾短暂受到市民游客关注。”回忆内河文旅项目开发过程,福州市水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总经理王炜东坦言,“但随着时间推移,航线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累加,入不敷出的情况逐步显现。”

2023年,福州市委巡察二组进驻水务集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深度“把脉”。聚焦政治巡察定位,巡察组将发现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反馈给水务集团,规划脱离市场需求、航线开发进度缓慢、运营持续亏损、文旅融合缺乏创新等导致内河航线运营亏损的“症结”也被巡察组一一点出。

“巡察不是‘找茬子’,而是‘开方子’,帮助理顺问题、打通堵点,倒逼企业每项决策、每个产品都要经得起检验。”对标巡察问题清单,福州市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与水务集团纪委按照清单化管理,定期现场督导、约谈整改责任部门负责人,督促水务集团逐条整改。同时,福州市委巡察办派出工作人员指导水务集团制定责任清单,通过针对性指导推动整改责任落实。

针对内河旅游存在的问题,市委巡察机构压实水务集团党委整改责任,提出紧抓旅游旺季,先打响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再逐步优化经济效益。正因如此,福州首条“福舟悠游”精品线路“西湖—白马河—东西河”航线应运而生。

图为西湖-白马河航线上的新型微动力游乐龙舟“福舟”。

该航线是福州城内首条湖河互通的游船航线,它串联起西湖、冶山、三坊七巷、三山两塔等闽都核心历史文化风貌区,并新增研学寻福活动等新业态,既展现了山水城市的生态之美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韵味,又让游客感受到新颖惬意。“福舟悠游”内河品牌一炮打响,去年该航线全年营收同比增长86.96%,成为内河航线营收的“领头羊”。

从文旅项目融合创新中尝到甜头后,水务集团加大巡察整改力度,加快带领旗下福州市水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提升运营能力,将业务范围从单一的内河游船运营拓展至公园管理运营、市场活动承办、文创设计营销等多个板块。游船定价也从“一刀切”调整为“分时分级”,工作日主打低价惠民,盘活空置率,节假日推出“水上下午茶”等多主题游玩线路,提升可玩性。

从政治监督切入,以市场逻辑破局。如今,福州内河旅游航线从巡察整改前的8条增加至29条,其中10条航线投入常态化运营;内河游船数量从59艘增长至310余艘,较巡察整改前增长425%。

记者手记

“深感压力”,这是福州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宏景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词。巡察组指出的“河湖不互通”“数字水务建设不够完善”“应收账款催收不力”等问题对他而言无一不是“老大难”。但借助巡察整改对集团上下的“推力”,又让陈宏景对啃下这些“硬骨头”信心倍增。

陈宏景告诉记者,在整改过程中,不论是巡察督导,还是市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开展巡察整改问题跟进监督,每一次与监督人员交流后,陈宏景的腰板总会挺得更直。

举全集团之力,建成具有“水上电梯”之称的西湖船闸、光明港船闸;成功运营“福舟悠游”湖河互通精品航线;打造的“福州供水管网数字孪生系统”项目斩获国际水协项目创新奖智能系统和数字水经济类金奖……“两年来攻坚克难,集团巡察整改迈出的每一步,都有巡察整改督导组及纪委监委干部并肩同行。”陈宏景说。

问题摊在桌面上,等不得、拖不得,整改要动真碰硬,要改就要改彻底、改到位。福州市委巡察整改督导组组长何启钧对水务集团党委解决问题见真见实的决心印象深刻,“两年前,我们会同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组成巡察整改督导组,对水务集团开展督导时,我就在现场。”何启钧回忆,当天会议气氛凝重而热烈,水务集团领导班子及下属二级国企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到齐。不回避、不推诿、不含糊,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中层干部都直面问题、深挖“病灶”。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实。把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真正扛在肩上,齐心协力谋发展,福州内河航线得以涅槃重生。

走进福州内河光明港码头,时值周末,游人如织。“这是我们打卡的第三条内河航线了。”泛舟碧波上,市民林女士和孩子乐享春光。以有力政治监督护航经济发展,以丰硕巡察成果给百姓带来民生福祉,无疑是这幅内河大美画卷的生动注脚。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黄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