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低空政务巡检“一机多飞”常态化
在全省率先开展,破解人跑车巡盲区,准确率100%
3日上午,鼓楼区国光公园内,一体化机巢开启,伴随着轻微嗡鸣,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机腹处的摄像头灵活转动,将洪山桥小区及周边区域的实时画面传回地面指挥中心。这是鼓楼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低空政务“一机多飞”的寻常一幕。记者从鼓楼区低空经济专班获悉,该区首批常态化飞行点位于本月正式确定。
鼓楼开展低空政务“一机多飞”常态化巡检。
“以前城管、园林部门的巡检,多是靠人跑、车巡,像小区内、顶楼、偏僻河段,常是监管盲区。”鼓楼区低空经济专班负责人郑亮介绍,为破解传统政务巡查中效率偏低、覆盖不足等难题,他们精准对接各部门、街镇。根据收集到的政务巡检需求,低空专班依托“榕智九天”平台统一规划,并利用AI算法得出最优航线,使无人机能够执行不同部门的政务巡检任务,实现了“一机多飞”功能。
围绕国光公园机巢、五凤机巢作业范围,鼓楼已选定首批常态化飞行点位形成5条特色航线。“这条洪山桥小区航线从国光公园机巢起飞,途经国光公园、洪山桥小区、洪山大桥,主要搭载智能识别机动车违停、非法垂钓以及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工地物料、建筑垃圾无序堆积等算法。”说话间,记者看到指挥中心大屏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点,结束约8分钟的飞行后,3分钟内输出了此次飞行报告。
“我们将发现的问题和图片推送给相关部门或属地街镇,待进一步核实后进行处置。”郑亮表示,目前鼓楼已开展这样的常态化飞行巡检66次,累计揪出环境卫生、违法建筑、占道经营等问题32处。
“最让我们有底气的是,这些问题的准确率和处置率都是100%。”郑亮举例,无人机在洪山桥小区航线上拍到过小区内有大量生活垃圾堆积,在晨光别墅区航线上捕捉到顶楼违法加盖行为,通过早发现、早处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国光公园及上游闽江西区航线则覆盖巡河与公园巡检,曾成功劝阻非法垂钓人员,为水域及公园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无人机完成巡检任务后,稳稳降落在机巢,自动进行电池和载荷更换,为下一轮飞行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鼓楼正加快布设更多一体化机巢和枢纽机场,在年内实现十街镇全覆盖。“作为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我们要推动低空应用从试点变常态,从单一场景扩大到多元领域,将‘一机多飞’升级成‘一飞多用’,让科技更好赋能城市治理。”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