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寄深情,嘱托催奋进。
一年来,宁德上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围绕“牢记嘱托、谱写篇章”主题主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发展氛围、发展动能、发展成效都有了可喜变化。
看高质量发展:
宁德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称号,上榜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首次入选全球百强创新集群。
看县域经济:
福安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
霞浦、周宁、福鼎入选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蕉城入选“2025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福安、古田入选“2025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
看对外开放:
东侨开发区位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第24名、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第1名
三都澳经济开发区入选“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宁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宁德创新集群首次上榜,排名第99位。报告显示,宁德创新集群的《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为5546.54,在全球总量中占0.42%。
凭借优势指标首次上榜世界百强创新集群,充分体现宁德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上的显著成效。
创新,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一年来,宁德积极构建活力涌现的“创新链”,打造全球知名的“核心区”,建设百业共生的“百花园”,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赤鉴湖畔的宁德时代 阮传龙 摄
赤鉴湖畔,全球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科技创新成果持续“上新”:发布长寿命长续航的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率先量产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储能专用587Ah电芯、钠新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
宁德时代是宁德锂电新能源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围绕建设全国知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目标,宁德在山区沿海地区均衡布局80多家上下游企业,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3年、8年、4年位居全球第一。
青拓集团为龙头的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集群(青拓供图)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发展的殷切期望。目前,宁德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已集聚超过200家产业链企业,其中不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团、上汽宁德基地、中铜东南铜业等规模领先、实力领跑的“金娃娃”。
2024年,宁德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接近5500亿元大关,今年1月至8月,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21%,撑起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宁德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宁德主导产业集群“总盘稳”“主体强”“韧性强”,船舶修造、生物医药、电动康养、低空经济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势多”“潜能大”,随着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有效供给,宁德工业经济发展质效将继续稳步提升。
——从“走新路”到“闯新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年来,宁德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准坐标方位,高标准推进深化改革,高水平提升开放能级,高质量优化营商环境,从“开新局”到“抢新机”、从“走新路”到“闯新路”,努力展现宁德担当作为。
虽处沿海,却似内陆,相对落后的开放水平曾经长期制约宁德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前瞻谋划、加快推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适应产城融合。
宁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宁德交投供图)
宁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宁德首个、福建第五个保税物流中心,自今年初封关运营以来,持续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贸易服务,进出口总值突破30亿元大关;宁德市水陆联运中心项目自开园以来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宁德跨境电商综试区项目完成首票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
通过开展保税物流、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我市推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机电器、水产品等“宁德制造”“闽东好货”稳健出海。今年1月至8月,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040.4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二位。
当前,宁德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对挑战和机遇,宁德既有基础条件、发展空间,也有能力、有干劲改革创新、先行示范。
宁德中心城区一隅 李民雄 摄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省首个国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上线运行,市属国企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化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融资等生产要素融资模式,累计实现农村生产要素融资15.92万笔,融资金额210.54亿元;开展房票安置试点,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安置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宁德市创新府院“联合共益执破”机制,推进“严重失信主体”整治等6个案例入选2025年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第一、二批);持续打响“益企宁德”企业服务品牌,开展“益企宁德”企业大走访行动,实现“四上”企业走访全覆盖;聘请第一批3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全面回应企业诉求;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上线运行,完成第一、二批“数据最多采一次”政务服务平台改造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今年上半年,累计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40条,营造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环境;落实支持小微融资工作,共计走访企业22.46万家,向金融机构推荐50239笔,成功授信333.2亿元;推广市级信用融资服务平台“宁易融”,实现授信18.2亿元;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
——念好“山海经”“共富曲”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陆域“九山半水半分田”,海域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壮美的山海赋予宁德肥沃的水土和丰饶的物产,也为推动山海共荣、城乡共富提供了重要支撑。
古田是宁德唯一的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食用菌产业具有规模领先、技术创新、链条完整、覆盖县域的显著特征。从菌种培育、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到经营销售,每一个环节在古田城乡都能找到专业的人才、专业的公司、专业的服务。
“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工厂,农户、企业、科技工作者合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共享产业链发展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全球每十朵银耳有九朵产自古田。”古田县有关负责人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古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21年位居全市第一。
古田海鲜菇栽培 黄谷上 摄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作为海洋大市,宁德拥有4.46万平方公里海域,发展海水养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大黄鱼、海参、鲍鱼、鲈鱼、海带、紫菜等区域特色优势养殖品种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这首吟唱大黄鱼的歌谣在闽东广为流传。今年5月,大黄鱼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中央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名单,蕉城、福鼎、霞浦等5个县(市)将因地制宜布局发展特色化、差异化产业业态和项目,做实海的文章。
霞浦海上渔排 谢何平 摄
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聚焦产业强县、强镇、强村目标,我市着力发展以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蔬菜、畜牧、中药材、林竹花卉及乡村旅游为代表的“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500亿元,有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以“七抓七带促共富”为抓手,宁德积极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在沿海串点成带、向山区拓展延伸,吸引大量市场主体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带动县域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城乡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创业机遇,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元,增长6.9%,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08亿元,增长4%,增幅位列全省第二。
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
“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
夜幕降临,闽东大地好戏连台,悠扬婉转的寿宁北路戏、古朴优雅的屏南四平戏、平白如讲话的福安平讲戏各具特色,让戏迷直呼“过瘾”。
传统戏曲文化承载着独特的艺术基因与地域文脉,是镌刻在人民群众心头的乡愁记忆。近年来,宁德积极探索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让戏曲表演重回百姓家门口,融入当代生活场景,成为看得见、听得懂、留得下的活态艺术。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今年8月,宁德出台《关于支持宁德地方戏曲院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更好地传承发展地方戏曲文化注入强劲动力。这不仅是守护文化根脉的要求,更是弘扬“闽东之光”、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寿宁北路戏演出 刘岩生 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把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传统和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生动形象地概括为“闽东之光”。
“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是永恒的课题,一年来,宁德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彰显城市魅力。
寿宁木拱廊桥——大宝桥 许少华 摄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屏南县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经验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霞浦县黄瓜山遗址成为全市首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面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蕉城桃花溪、福安柏柱洋、周宁苏家山、寿宁甲坑等老区风华正茂;
宁德文艺精品在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捧回14个奖项,动画片《宁德山海奇遇记——蓝色牧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重点动画项目,音乐剧《清澈的爱》上演,话剧《树魂》晋京展演。
花竹日出 郑戈 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福鼎太姥山、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安白云山、古田翠屏湖、柘荣鸳鸯草场、周宁鲤鱼溪·九龙漈等景区声名在外;“国际滩涂摄影圣地”霞浦县一年四季旅游热度不减;“天然空调城”周宁县、“世界长寿乡”寿宁县成为夏季避暑胜地。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630万人次,增长16.9%,增速全省第一;国庆中秋假期,宁德文旅热度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逾5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41亿元,八方来客在领略山海胜景的同时感受闽东文化之美。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展望未来,宁德全市上下将紧紧围绕“牢记嘱托、谱写篇章”主题主线,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实施“七大行动”,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为宁德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来源:闽东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