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闽清:跨越发展铸辉煌 踔厉奋发谱新篇

风吹稻浪谷飘香。时下的闽清,正迎来一年丰收季。

经历风雨,一年耕耘又换来一年收获,这是一个象征:无论发展形势如何纷繁复杂,无论攻坚突破如何艰难不易,闽清始终保持着发展定力,一步一个脚印,蓬勃的发展活力破土而出,结出累累硕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时间的巨笔也是如此在梅邑大地绘就令人惊叹的画卷——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百亿台阶;乡村振兴样板加快筑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民生福祉节节攀升,全面完成60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支出221亿元……

十年间,闽清县坚持“两区开发,两翼齐飞”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三大三强”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都市圈,加快建设山水城,不断书写着新的精彩、新的奇迹。

闽清雄江。

看“实力闽清”赶超发展动能强劲

十年间,全县GDP从124亿元增长至389亿元,连跨两个百亿台阶。更加迅猛的赶超势头背后,是这片兴业热土愈发强劲的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东方雨虹落地闽清,将建设福州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及区域总部。

“绿色建材是东方雨虹发展的重点方向,这和锚定‘强建筑’发展目标,正在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闽清‘意气相投’,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关注和优质服务,更为我们发展增添信心。”福建东方雨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宏斌说。

“500强”的落地为闽清绿色建筑产业链再添重要一环。

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方发展。十年间,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步伐加快,越来越多“外来客”扎根闽清,在梅壮大,促梅发展。

电工电器产业强筋壮骨。电缆龙头礼恩电缆在闽清实现实体制造转型,销售业绩逐年递增,产值每年翻番,去年产值突破10亿元,入围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向百亿企业进军。以礼恩为龙头,闽清的电工电器产业链正不断延伸壮大。

传统陶瓷产业涅槃重生。瓷都劲吹求新之风,主攻“科技瓷”的拓优陶瓷发展势头迅猛,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二,销量占欧洲市场份额的40%、美洲市场的25%,客户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拓优等企业为代表,新陶瓷产业向功能陶瓷、特种陶瓷、工艺陶瓷进军,涌现出一批竞逐陶瓷“新浪潮”的优质企业。

全域文旅产业不断壮大。总投资75亿元的云溪漫谷项目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打造农旅、文旅、康旅并行发展的田园山水康养胜地。东桥国际山地运动小镇、中国“瓷天下”旅游景区引来各地游客,一批温泉景点成金字招牌,“名山林海、碧水温泉、古厝民居”旅游品牌越发响亮。

转型、突围,借力、合作……从项目引进到扎根,从产业发展到壮大,这些企业撑起了闽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厦,也开辟出自身发展的天地,他们由衷感叹:来到闽清,就是来到一片发展的热土。

近年来,围绕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闽清深化政策进企、要素助企、减负惠企、服务暖企、创新强企“五大行动”。

在这里,企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办事更快了,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办事更方便了,设立代办点、组建流动政务服务队等,让企业“足不出园”即可成事。与此同时,发展难题破解更有力,从“千名干部进千企”到“万名干部下基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问需求,通过“一企一议”服务机制,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现场办公解疑难。

大到项目生产经营、产品市场销路,小到员工子女就学、企业服务配套,闽清广泛凝聚干事合力,主动服务让企业发展安心舒心顺心,让优质服务滋养企业发展。

闽清拓优陶瓷。

看“活力闽清”乡村振兴勇当先锋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长久以来,闽清乡村发展之限。

803户2635名贫困人口,43个贫困村;271个行政村里有145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为福州各县(市)区最多……这是脱贫攻坚前,闽清乡村之困。

危中寻机,难中求变。十年来,闽清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破除发展瓶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蹚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新路——

脱贫攻坚,攻克振兴难题,闽清首创的“家”字工作法落地生根,效果喜人,并成功入选全国脱贫攻坚案例。通过与结对帮扶贫困户“话家常、办家事、成家人”,帮扶干部视贫困户为亲人、家人,共谋致富新路,把脱贫攻坚变成亲情帮扶。

扮靓村居,夯实振兴基底,闽清在全省首创“六清”行动,村民自发扮靓家园,“庭院美、村庄美、道路美、河岸美、田园美、山川美”的“六美”新景成为村居标配。

全面发力,鼓足振兴后劲,闽清在全省率先推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制和村级事务服务清单制度,不断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

改革带来精气神,创新带来源动力,振兴的活力在梅邑乡野奔涌。

特色农业体系立起来了,山水之间一张“653N”的产业发展蓝图呼之欲出。

重点发展橄榄、油茶、芋头、茶叶、柑橘、水稻“六个万亩”生产基地,优势特色更加凸显;着力打造“五大农业产业园”与“三大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业现代化基础更加扎实;全面推进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五小”特色农业项目,精品项目“遍地开花”。产值达3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崛起。

振兴人才来了,让老村庄火起来,更让乡村大地“热”起来。

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闽清开展“青村年华”助力乡村振兴校地合作行动,目前已与20个村庄开展产业规划、项目谋划等合作;通过县三农服务超市面向农民和返乡创新创业者提供高素质农民培训,2016年以来已累计培育3800人次,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30个,孵化新型经营主体500多家。

一批闽清“土货”走出深山,让农特产品飘香全国。

依托优势产品,闽清持续办好农民丰收节、橄榄节、采摘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茶口粉干、闽清橄榄、闽清毛脚鸡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4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8个。其中,闽清橄榄产值全国第一,列入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闽清交通便捷。

看“幸福闽清”: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有一种幸福,是生活在闽清。

扮靓老城起新城,托举起闽清人的幸福安居梦。

“新城这几年发展很快,环境越来越好,上学、就医、出行越来越方便!”前些年,在闽清工作的江西小伙小刘在梅溪新城买了新房,在异乡实现了他对“家”的期盼。

新城从无到有,建设对标一流加码推进。博仕后家园、“锦江1号”等住房项目接连落成;新城一期路网、二期路网等加速织密;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中医院、体育场、科技馆、游泳馆等一批文教卫体配套工程建成投用。

事实上,20世纪末,闽清城区的发展一度“受困”——地势先天不足、发展空间受限、公共配套设施不足。2012年,闽清县启动梅溪新城建设,依托闽江向外“突围”。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老城升级改造。

老城改造循旧时肌理,精心营造。闽清先后实施洋桃片区、猴山片区、南山片区、二通道片区等旧屋改造34.3万平方米,同步推进水系、道路、绿化、亮化、雨污管网建设提升;综合整治城区43条背街小巷,立面改造40多万平方米。

“大城关”舒筋展骨,闽清人的出行路也越走越畅。十年间,闽清高铁北站、“横五联一”大通道以及梅溪、云龙、金沙、东桥高速互通口相继建成,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500公里,构成了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成功融入福州1小时“经济圈”“通勤圈”。

幸福不只是城乡面貌蝶变,更有幸福内涵提升。

过去这十年,“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在闽清有了“升级版”——新建、扩建学校58所,新增学位9820个,创建32所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闽清县总医院改制入选全国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县医共体被国家卫健委评为“2021年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6个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1个,实现公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

过去这十年,闽清文明底色更亮、治理成色更足——积极开展文明志愿及“最美家庭”“闽清好人榜”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2021年获评省级文明县城;创新“平安智慧乡村”等治理模式,信访绩效考核连续五年排名全市第一,静态交通整治2.0版入选2021年全国100个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十年经纬巨变,打开新的开阔视野;十年接续奋斗,更要保持初心与坚定。

闽清县将继续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围绕全面落实强省会、福州都市圈战略,聚焦打造福州都市圈承接区“桥头堡”和乡村振兴“闽清样板”,迎难而上、破局突围、踔厉奋发,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梅溪新城。

【“数”说发展】

十年间,闽清县GDP从124亿元增至389亿元,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打造乡村振兴省级以上试点镇(村)52个

建成幸福家园103个、绿盈乡村234个,实现271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全面完成60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支出2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

【荣誉榜】

闽清县先后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信访“三无”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强婕宁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