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福州:危房解危办法多 呵护市民安居梦

居民自建、加固修缮、房屋置换

危房解危办法多 呵护市民安居梦

盛夏时节,位于鼓楼区秘书横巷内的16号、18号建设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这几天,居民老陈隔三差五就会来建设工地旁看看:“每次来都看到新家有变化,最近新楼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也通过了,真盼着早日竣工!”

在一个个自建项目推进的同时,福州也在危房处置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近日,记者在福州市国有土地上危房处置现场交流会上获悉,福州市下一步拟出台新的危房处置办法,进一步分门别类、细化工作。

居民自建有扶持

据了解,秘书横巷16号和18号楼宿舍分别建于1969年和1970年,为2座5层砖混住宅,共有40套单元房。由于使用年限已久,两栋居民楼地面沉陷和楼体倾斜均十分明显,被鉴定为D级危房。

市房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早在2017年,鼓楼区房管局、旧改办和温泉街道就配合秘书横巷16、18号业主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居民意愿,办理危房自建审批相关手续,并进行政策扶持。

2020年,上述两栋楼拆除后,原址重建工作持续推进:2021年9月,秘书横巷16、18号楼危房自建项目设计总评图审核通过;2022年10月,由鼓楼建工集团作为施工单位,项目正式启动,工期从当年10月到2023年11月;今年6月底,市资源规划局发布最新公示,秘书横巷16号、18号危房自建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各项规划指标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公示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除鼓楼区秘书横巷16、18号危房自建项目外,近年来,福州城区还有不少申请危房自建的案例,如鼓屏路182号、186号危房重建项目,以及长乐区滨海花园6号楼危房重建项目等。

加固修缮有创新

通过加固修缮来排除建筑隐患,是福州在危房处置工作中的务实之举。

回迁“新居”已经半年了,家住中山大院28号的陈依姆现在每天带孙子,忙得不亦乐乎。“原来房子太老旧了,儿子儿媳不放心把孙子放我这,这下好了,老房加固修缮后,就跟新的一样,住得放心不说,还升值了呢!”

位于冶山历史风貌区的中山大院28号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三年前,鼓楼区房管局在排查中发现该楼东边沉降明显,经鉴定为C+的危房。“按照相关规定,这样的房子肯定不能再继续居住,但如何处置是个问题。”鼓楼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由于房屋属单栋零星危房,且紧邻文保单位林则徐出生地,经过两级房管部门和鼓楼区的反复研讨、论证,再结合属地居民的意见,最终,房屋结合中山片区改造,进行了加固及抬升改造。“这样不但能将对文保遗迹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省时省力。”上述负责人说,项目2020年8月进场后,2022年9月就竣工验收,今年1月,24户居民在春节前回迁。

“整个项目从加固改造、抬升,到内装、外立面改造,全部费用900万元左右,相比征迁重建,时间和费用花销均大大节省,实现了居民安全和节约成本的双赢。”上述负责人说。

如今,中山大院28号危房处置的成功经验也在不断复制。在中心城区,儿童医院元启楼、白马北路省总工会大楼等也通过加固修缮实现了旧房排危,正在实施中的还有锦巷18号、福州十八中教职工宿舍楼等。

分类施策有章法

记者了解到,在危房处置中,对于不愿出资或无力出资的少数产权人,福州也综合考虑使用协商征迁途径,利用现有安置房源进行同等置换,并由安置房源管理单位出资参与危房自建。这种模式已在部分危房改造项目中成功试行。

“加强城区危房改造工作是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人力、物力、政策和相关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也是一项造福社会和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幸福工程。”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福州市通过棚改(旧改)和实施精准零星地块旧屋区改造,完成大面积城区危房的改造安置。“针对零星地块上城区危房、未列入棚改(旧改)、业主愿意自行出资改造的,根据危房鉴定情况予以加固、重建和房源置换等,并继续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总结危房改造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各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完善细化危房改造具体办理流程,使流程快速可行。”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翁彬冰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