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福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全国第一

记者近日获悉,在住建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中,福州市位列全国第一。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一个项目如果“盖数十个图章、多头跑、办事慢”将直接影响地方营商环境。

于福州企业而言,近年来伴随着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更畅快的办事体验成为日常,从几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改革成效:改革至今,社会投资住宅项目审批涉及手续由原来36个压缩至33个,审批时长从173.9天压缩至95天;政府投资房建项目审批涉及手续由原来41个压缩至36个,审批时长从220.1天压缩至164天;项目落地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在这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福州如何做到“快人一步”?企业又有何获得感?在福州企业家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赴一线进行深入探访。

企业在投资建设类窗口办事。

靠前服务

面对面推动项目落地

一个项目的落地,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和审批环节。如何推动多个部门协同办理,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福州的诀窍在于靠前服务。

10月25日,福州市加快出让地项目落地建设专题协调会现场被布置成了一个大型的圆桌。圆桌前,今年以来出让地尚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30家涉及建设单位,以及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市发改委、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围坐在一起。

协调会上,建设单位就项目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听诉求、直面难题、现场认领。“不仅氛围轻松,而且效率高。”会后,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政企面对面交流,企业家更容易说出心里话。

问题明确后,如何跟踪解决?厘清职责是关键。

强化督导——成立福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系统平台提升组、审批改革深化组。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牵头,负责福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及日常监管工作;由市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业务梳理、协调汇总及流程优化等工作,强化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督导,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全链条审批服务质效。

制定清单——梳理形成“7个清单+1个咨询室”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加大减、放、并、转、调力度,涵盖改革成果200余项。实行“一对一”专办跟踪协调服务机制和领导包干制,适时运用预先指导、加速审批、告知承诺、项目协调等特色服务机制,协调解决问题,助推项目落地。

统一流程——梳理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4.0版和13种不同类型项目“情景式”审批套餐,实现不同类型项目审批“挂图作战”。同时,下功夫规范约束审批事项运行的前置事项及需要“挂起”的特殊环节,公布“福州市建设项目前置事项特殊环节清单2.0版”,在清单中明确各审批事项的申报入口、前置事项、特殊环节、法定依据、办理时限,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事项,申请材料不重复”。

窗口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热情服务。

数据共享

实现办事“零跑腿”

“没想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把证给办好了,还能直接在网上下载打印。”近日,福建榕发置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到4个工作日便顺利办结。

这一事项的突破,正是福州市推动工程审批“足不出户”的成功样板。“福州正在开展建设项目审批从申报、受理、审批、发证及存档等全流程‘不见面审批’的改革实践探索。”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均有一个审批事项试行审批全流程不见面审批。

项目共享管理的背后,是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一次又一次地打破。通过福州市工改系统,纵向对接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及省级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横向对接市级相关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及电子证照、可信文件等公共基础平台,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统一平台,一网通办更便捷。

为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福州利用电子证照数字化共享平台,通过“系统联通,证照互认”的机制,梳理形成29类“全省办事免提交证照清单”,清单中的电子证照由审批部门直接从市工改系统或相关业务系统中调取复用,不再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截至目前,已有13483个项目在后续审批中无需提交前置相关电子证照。

“平台打破了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了审批流程再造,形成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促进资料、信息和服务的共建、共享、共用、共认。”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工作人员说,用数据代替群众跑腿,实现了“人在家中坐,证从线上来”。

精简环节

跑出审批服务加速度

“项目能按时开工,多亏你们的帮助。”近日,福州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向市发改委审批窗口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不久前,该公司经办人员来到窗口咨询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有关事宜,窗口办事人员经查看发现该项目材料缺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海预审意见(涉及用海)”,且需开展专家评审工作。

时间紧、任务急,项目急需获得批复以推进开工。市发改委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容缺受理,在项目方签订《行政审批服务信用承诺书》后,委托“投资建设类”窗口开展专家评审,并当场为其批复了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加速项目开工进程。

“容缺受理”将审批模式由过去“材料不齐不能办”变为“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受理审核”的并行推进模式,这既是对“最多跑一趟”的发展和补充,也是有温度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

事实上,自2020年,福州出台《福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福州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就迎来了“进化阶段”:重点对社会投资小型工业类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等项目实施改革试点,优化审批流程,并试行施工图审查告知承诺制,对于规模较小、技术简单、质量安全风险较小的房建、市政项目免于施工图审查,同时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安全。

“减少审批环节并不是简单的‘放权’,更是推进放管结合、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举措。”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激发市场活力,不仅是让市场主体少跑一个部门、少办一个证,节省时间和开支,目的还在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政府职能的体制机制改革,“政府部门一点一点把手放开,让眼睛盯得更细、腿跑得更勤快,才能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需求。”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叶虹 责编:林真贞

(作者: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