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万平方米“水下森林”亮相左海公园
能固化湖底淤泥、吸收富营养物质,提升水体透明度

工人种植矮化苦草。记者 陈暖 摄
记者5日从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排水公司”)获悉,作为西湖片区初雨控制及水环境提升工程的“要员”,水生态系统构建及运维服务一期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左海公园内的4片试验区水生态治理工作已顺利完成,西湖水生态构建及控鱼项目正陆续进场。
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下水草摇曳,一片“水下森林”生机勃发,这里藏着西湖水质持续向好的生态密码。
市排水公司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水生态系统构建“瞄准”4片试验湖体展开,各湖区的底质优化改良、沉水植物种植及水质调节是三大关键任务。
8月,该标段施工正式启动,底质改良与生态控鱼两项工作同步发力。为让湖底土壤条件达标,施工团队结合土壤特性,开展了针对性改良。
面对鱼类管控难题,“先控鱼、再植绿”的科学治理手段也同步上马,通过生态控鱼作业,生态控鱼总量达3.45万公斤,解决了水生植物被啃食的问题。
“你看,这像韭菜一样,一簇簇一根根在水中‘摇摆’的,就是这片‘水下森林’的主角。”上述负责人说。顺着该负责人的指引,记者看到,水生植物一片葱茏,随水流摇曳生姿。
据了解,此次在试验区种植的四季常绿矮化苦草,被称为水下清道夫与天然制氧机。它不仅能固化湖底淤泥,还能直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通过降氨除磷和植物根部固化底泥,减少悬浮物,从源头提升水体透明度。
在种植团队的“巧手”呵护下,矮化苦草群落组成的“水下森林”已在超11.9万平方米的湖区里安家,让知心湖、碧波舫影等景点周边水体透明度稳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水下森林”绿意常在,在完成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水生态系统构建的查缺补漏工作全面展开。
“一方面,是持续实施的常态化控鱼行动,防止鱼类数量反弹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针对水下局部植物稀疏区,矮化苦草的零星补种也加速推进,让‘水下森林’观感更佳。”上述负责人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