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忽视或误解。本文旨在科普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探讨常见的误区,并提供预防和支持的建议。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它包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有效地管理压力,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关系,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对于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他们顺利过渡到成年期的基础。它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从个人层面来看: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从社会层面来看:心理健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误区一:心理健康问题对青少年来说不是“病”,过了青春期就好了。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是真实存在的、医学认证的疾病,它们可以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自残、自杀行为的发生。其次,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会随着青春期结束而自然消失,如果处理不当,它们甚至会对青少年的毕生发展产生恶劣影响。

误区二: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时间的治愈来解决。

虽然自我调节和时间有时可以帮助缓解一些症状,但绝大多数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内耗在不断加重,症状持续存在且不断恶化。所以面对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不要默默承受,及时的识别和治疗是关键。

误区三: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他们不够坚强或过于“脆弱”。

心理健康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环境、生活经历、生理变化等。它们并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不是个人不够坚强的表现。将心理健康问题归咎于“脆弱”是对青少年的不尊重和误解。

(PS: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影响任何人,无论他们的人格特质是否坚强。事实上,许多看似坚强的人也可能在背后正经历着心理健康挑战。)

误区四:寻求心理健康帮助是软弱的表现。

寻求帮助是一种勇敢和积极的行为,是勇气和力量的体现,它表明个人愿意、并下定决心要采取行动来改善自己的状况。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障碍: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但当它变得过度和持续时,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日常功能。常见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恐慌障碍。

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持续地悲伤、失去兴趣或快乐感、疲劳、睡眠和食欲改变等症状。青少年患抑郁症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社交和整体幸福感。

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

4、自我伤害行为:自我伤害行为(如划痕、烧伤)是青少年用来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的一种方式。这种行为可能是抑郁、焦虑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5、网络成瘾:过度依赖互联网和电子设备,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网络成瘾可能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问题和健康问题。

6、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对社交场合的强烈恐惧和担忧,可能会导致青少年避免社交活动,影响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7、强迫症(OCD):OCD是一种焦虑障碍,表现为强迫性思维和行为。青少年可能会经历反复的、无法控制的担忧和行为,如反复洗手或检查。

8、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是一种在经历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可引发患者的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以及回避或麻木等症状出现的心理健康状况。青少年可能会经历持续的恐惧、焦虑和回忆创伤事件。

了解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和表现,可以帮助家长、教师和青少年本人及时识别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重要的是要提供支持和理解,鼓励青少年寻求专业帮助。

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 开放沟通

倾听:鼓励青少年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担忧,并认真倾听他们的话。

非评判性:在对话中保持开放和非评判性的态度,避免立即给出解决方案或批评。

2. 提供情感支持

表达爱和关心: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鼓励:认可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3. 建立积极的榜样

示范:作为家长或成年人,展示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式。

自我关怀:展示如何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比如通过运动、冥想或社交活动。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思考:鼓励青少年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

自主决策:支持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5. 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

减少冲突:努力减少家庭中的冲突和不稳定因素。

规律生活: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例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

6. 鼓励参与社会活动

社交技能: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网络,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社区参与:鼓励他们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7. 尊重和理解

尊重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避免强迫:避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8.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教育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适量运动: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9. 专业帮助的引导

识别问题:当发现青少年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及时引导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消除污名:教育青少年认识到寻求帮助是一种勇敢和负责任的行为。

10. 网络使用指导

健康使用:指导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避免过度依赖。

网络安全:教育他们识别网络风险和保护个人信息。

通过这些方法,家长们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以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来源:北京慈建公益基金会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