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融媒体行动“美丽中国 四季行歌”之《绿水青山的中国》,带您赏大地美景,看美丽中国。福州内河交错、水系发达,139条内河经治理化身“水上福道”,碧波之上舟楫如梭,千年龙舟文化随水脉生生不息。水系治理的成效不仅重塑生态肌理,更让龙舟从民俗活动升级为城市IP。
大型融媒体行动“美丽中国 四季行歌”之《绿水青山的中国》,带您赏大地美景,看美丽中国。福州内河交错、水系发达,139条内河经治理化身“水上福道”,碧波之上舟楫如梭,千年龙舟文化随水脉生生不息。水系治理的成效不仅重塑生态肌理,更让龙舟从民俗活动升级为城市IP。
除了划龙舟,福州人还自己造龙舟。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的方庄村,是我国最大的木质龙舟制造基地之一,这里有着700多年手工制造龙舟的历史,从明代开始,村民们就以造船为生,是远近闻名的“龙舟村”。
传统龙舟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包含了打造龙骨、钉底板、装鱼梁、抛光、上漆等上百道工序,每一步都必须手工制作。而打造龙舟的基础功底,就源自于传统福船的制造工艺。
福船,也叫福建船,是我国古帆船的一种,以坚固耐用、适航性强而著称,是古代远洋航海的重要工具。早在唐代,福船这一船型就已经形成,北宋便有“海舟以福建船为上”的美誉,到了明代,福船更是驶向巅峰,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就是它。福船“高大如楼”,但在海上却不易翻沉,这也归功于“底尖上阔”的优越船型和独特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风行天下,潮叩海岸。福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是海洋文明的传播者,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必不可缺的运载工具。从“划龙舟”到“福船文化”,当地以水为媒、舟为笔,发展出了“文化撬动产业,生态反哺经济”的新路径,绘就了“流域共生”与文旅融合的新图景。
来源:央视社教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