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买防晒衣,别被防晒焦虑困扰

买防晒衣,别被防晒焦虑困扰

专家提醒不要太刻意追求高UPF值,适度光照反倒有益身体健康

福州一家优衣库门店内,市民在选购防晒衣。记者 沐方婷 摄

烈日炎炎,一件轻薄、透气、隔热的防晒衣成为不少人夏日出行的必备。作为曾经的服饰“配角”,如今的防晒衣却不动声色地撬动一个数百亿元的大市场,其中暗藏怎样的“流量密码”?哪些是防晒真标准,哪些又是商家营造的伪命题?近日,记者进行了市场走访。

防晒衣成夏日时尚主角

防晒衣里“藏”着一个数百亿的市场。专注相关研究的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达74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958亿元,防晒衣占比将超过50%。

这个巨大市场是如何撬动的?打破“防晒是女性专属”的刻板印象,市场瞄准了新目标群体。近日,在福州多家品牌服装专卖店内,记者不仅看到了面向儿童群体的防晒服系列,也发现不少户外运动品牌火力全开地打造男性防晒服系列。

仅运动系防晒服,已细分成骑行、跑步、垂钓、登山等不同专业领域。作为一家新兴防晒品牌,仓山万达广场蕉下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门店推出了一款面向骑行爱好者的全防护指尖防晒服,根据骑行运动的特点,改良了手套、帽檐、面罩等多处细节,让骑行防晒更方便。

“潮流”是一大关键密码。一入夏,福州上班族小刘就早早拿出全套防晒装备,从防晒衣、防晒帽,到墨镜、防晒口罩等一应俱全,她还精心搭配了好几套防晒穿搭,“有些防晒衣不仅防晒,款式也很时尚,稍微动一点脑筋,就能搭出实用又好看的套装”。

在多家防晒服饰销售门店内,记者留意到,眼下不少防晒衣融合了热门的时尚元素和色彩风格,芜水绿、淡暮蓝、冰蛮腰……其中既有近期较火的撞色系,也有清凉色调、日系风等,而非一味地纯色、素色;在版型上,也更讲究设计曲线、凸显身材轮廓。

各大品牌也在线上线下官方店、直播间、社交平台上,根据运动、通勤、约会等不同场景提供穿搭指引,展现穿搭效果,有些强调“一件可搭半个衣柜”的百搭优势,有些则根据外观、色系、版型,为产品贴上“通勤风尚”“近郊探索”等不同场景标签。

防晒衣里的满满科技范

“夏天穿防晒衣,越防越热”“穿一件衬衫都热,再加一层,感觉更闷”……面对这一体感痛点,“科技感”是防晒衣市场打出来的另一张王牌。

8月1日,在福州一家优衣库的防晒衣专区,原纱防晒衣很受顾客欢迎,外形看似与普通防晒衣无异,价格却高出百元。

原因何在?优衣库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的防晒衣都是成衣后进行涂层防晒,但是原纱防晒是在纱线中加入防晒因子,制作成面料,特殊工艺的加持让防晒衣保持了防晒效果,也更加透气舒适。

有些企业在“凉感”上下功夫。近日,在安踏服装专卖店,记者体验了一款采用了最新“遮热纱”技术的防晒衣,在皮肤接触防晒衣的瞬间,的确能感受到一股清凉。

“这是一件既能防晒又能隔热的防晒服。”安踏服装专卖店工作人员介绍,“遮热纱”技术通过在纤维中嵌入陶瓷粒子,形成微型反射层,可反射红外线和可见光,帮助消费者降低体感温度。

抗菌能力是部分户外爱好者的关注点。记者看到,安踏和安踏儿童两大品牌在电商平台上的防晒风衣、防晒T恤等产品都兼具抗菌除臭功能,销量也高于同类产品。

业内人士透露,在未来防晒技术布局上,纳米防晒粒子、生物基降解材料、智能调温纤维等将成为各品牌研发的焦点。

专家:别刻意追求高UPF值

在2025年夏季防晒市场,技术参数竞赛已然进入白热化。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电商平台上,不少品牌标称的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从基础50+飙升至1000+,而备受关注的防晒服水洗耐久度从100次提至1500次。

走访中,记者发现,福州部分线下门店销售人员推荐的一些防晒衣没有标识相关防晒指数,但当记者问起防晒指数时,工作人员却不假思索地说,防晒系数是UPF50+,并解释“目前防晒衣基本上都是UPF50+”。

面对市场的“参数迷恋”,事实是即使写有技术参数,普通消费者也往往难辨真假,部分商家虚标防晒指标,更是引发消费者对市场产品的信任危机。那么到底是不是UPF越高,防晒效果就越好呢?

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UPF大于40,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达到这个标准,防范紫外线的效果就是足够的。”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敏表示,UPF40和UPF400在阻隔率上只相差2.25%,差异没有那么大,采购时不用太刻意追求高UPF值,适度光照反倒有益人体健康。

王敏解释,真正影响防晒效果的是面料生产工艺,目前市场上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纤维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紫外线材料;另一种是在面料生产过程中添加整理剂、助剂,助剂添加量才是影响抗紫外线性能的主要因素。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