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盈枝。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福建考察,看闽山闽水物华新,殷切期望福建扭住目标不放松,继续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为莆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
一年来,嘱托,声声入耳;笃行,步履铿锵。
莆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做深做实“一五二三四”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展现莆田担当、体现莆田作为的绚丽答卷。
这一年
莆田坚持创新驱动,数智赋能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延仙光电高端光学镜头制造暨总部基地、力恒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地;晶鸿涵江兴化湾3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开工,引进福建华东航空智造基地。在2025福建省民营企业、制造业民营企业、服务业民营企业、创新型民营企业的四大榜单百强中,莆田市共有8家企业上榜。莆田全力构建具有莆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匠心智造产业新城涌动蓬勃生机。
国投电力东乌垞A区一期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加快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市5个开发区荣登福建30强榜单。莆田德濠智造谷、万存数创城项目、联东U谷·数智装备制造产业园、中电科创城核心区等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捷报频传,一举斩获“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万兆光网园区”试点两项殊荣,均为福建省唯一入选。
莆田荣获“中国啤酒制造之城”
联东U谷・涵江海峡智造产业谷项目陆续交付
深入实施创新、数字、品牌“三大战略”,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2家、专精特新企业65家。在全省率先探索选派“科技副总”。“莆田鞋”区域品牌通过培育“1+N”创牌模式,系统推进品牌发展,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电科创城、小微产业园等平台加速集聚,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莆田鞋”区域品牌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城厢区中电科创城“六合聚能”智造生产项目一期竣工交付
今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6.7%的增速,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分别增长18.6%、13.5%,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海安橡胶主板IPO注册生效,产品出口海外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举斩获“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万兆光网园区”试点两项殊荣,均为福建省唯一入选
这一年
莆田坚持敢于探索,持续加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锚定“亿吨大港”目标,印发《莆田市打造“亿吨大港”港航生产发展扶持政策》。罗屿港口实现40万吨级船舶靠泊接卸常态化,第二个40万吨级码头也即将投入使用。建成后,莆田港将拥有全国第三个双40万吨级泊位码头。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轮胎。我国首条“丝路海运”铁矿石航线累计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八方港口首次实现转口煤炭至印度尼西亚,通江达海战略港城迸发无限活力。
全球最大40万吨级矿砂船“远谊海”轮停靠罗屿码头
中国海油湄洲湾“绿能港”(福建LNG)接收站7号储罐正式开工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市一张图”平台汇聚了58个部门130多个信息系统、75亿条数据,开发478个应用场景,形成“一图统揽、多元赋能”的莆田样本。莆田“亲清惠企”平台入围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园区20条”落地生根,在全省首推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五即”模式,创新推出的服务企业“110”机制,惠及更多企业。入选“中国最佳地级城市营商环境50强”。
莆田持续拓展完善“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应用场景
汇聚莆商莆侨莆人莆智力量,深化“莆商回归工程”,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用好“天下莆人”平台,选聘“招商引才大使”促成更多的莆商回归项目生成落地。莆商企业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港交所,其在莆建设生产基地,带动12家莆籍珠宝企业回莆。
莆田市模具行业协会成立,吸引莆商回归
世界莆商中心筑就总部经济新高地
这一年
莆田坚持融合发展,一体推进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区域协调发展迈大步,湄洲党工委、管委会及纪检监察工委正式挂牌运行,掀开岛岸一体发展新篇章。
共同富裕打造新标杆,沿河木兰溪上下游,建设60个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片区,辐射带动木兰溪流域226个村(社区)组团发展。全市109个市直单位挂钩帮建226个村(社区),全力解难题、促振兴、谋共富。
如今的木兰溪,已成为莆田的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木兰溪从水患之河变成幸福之河、安全之河。举办木兰溪治理25周年系列活动,木兰溪入选水利部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蓝色海湾木兰溪生态治理样本”入选自然资源部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木兰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稳定在100%。莆阳绿道、“水上巴士”相辅相连,激活城市生态绿心价值,铺展山水诗画生态韵城美好画卷。
莆阳福道成为家门口的诗意空间
穿越生态绿心的“水上巴士”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位于妈祖健康城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重离子医学中心正式启用,全国仅5台的“治癌利器”重磅登场。推行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增加“日申报日拨付”服务。八二一街南伸工程、湖滨南路接连通车,学园中街、文献东路、南门西路等8条精致路将焕新颜,提升城市品质。福建师范大学仙游附属学校二期项目陆续投用,新增学位6000个。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让改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正式启用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为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一年
莆田坚持保护传承,活化利用
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城市新形象上久久为功
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作为妈祖文化发祥地,莆田连续举办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持续做好妈祖文化保护、传承、传播文章,取得丰硕成果。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数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建设万千气象。
湄洲岛旅游,人流如织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宋韵闽风 烟火莆田”魅力尽显。“全到莆田过大年”“天下妈祖回娘家”“穿越北大上北大”“状元楼上争状元”特色文旅主题活动轮番登场、贯穿全年。2025莆田鞋行天下辉腾体育动听音乐超级Live演唱会、国庆中秋龙舟·美食文化周、亚太音乐节等文旅活动百花齐放。2025莆田市足球联赛,“1元门票”带来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宴。
2025莆田市足球联赛,踢出商文体融合发展“好球”
2025福建·亚太音乐节吸引了全国各地8万余名歌迷齐聚莆田
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18.3%,文旅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莆田上榜非遗热门目的地全国第二。“妈祖故里,灵秀莆田”文旅品牌愈加闪亮。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尽显“宋韵闽风 烟火莆田”独特魅力,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的热门打卡点
全面塑造城市多元形象,莆田获评“美好宜居典范城市”,全省唯一。莆田市国际传播通联工作位列全省第一。“莆田元宵”连续五年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成功入选福建省城市文明建设十大优秀创新案例,抖音总话题量超16.2亿次。百艘龙舟巡游木兰溪等民俗活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闻频道等平台累计播出25条相关报道。
莆田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殊荣,以文明之光,照亮城市前行之路。全省首创的“一碗妈祖面·温暖一座城”项目,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出租车行业连续16年自发开展“爱心送考”活动。妈祖慈善基金会开展奖教助学公益活动25年,兴教助学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莆田,获评“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大梅花”带出“小梅花”。莆田小学生林小暄、林佳颖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
“四城辉映”宏图起,书香莆田、气质莆田、灵秀莆田、实力莆田魅力绽放,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持续焕发着千年古府的时代光华。
最是一年秋好处,击鼓催征再出发。
站在新起点上,360万活力澎湃的莆田人民必将以牢记嘱托的坚定信念,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莆田实践再创佳绩。
来源:莆田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国伟